[发明专利]揭展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13296.9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0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龚德才;耿璐;龚钰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D21H25/18 | 分类号: | D21H2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揭展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物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古代纸质文物的一种揭展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纸张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是人类进步文明的见证和载体,宣纸更是中华文化的象征。纸质文物存世量巨大,历代的手稿、图书、绘画、经卷、报纸、文献、信件以及近现代的一些重要档案、资料等纸质文物。经过长时间的流传或埋藏,大多数纸质文物都糟朽不堪。纸质文物保存现状普遍存在糟朽、残损、板结等问题。古籍、图书、重要档案等纸质文物此类情况尤为严重。
众多周知,纸质文物十分脆弱,直接手工揭展会对文物造成较大的破坏。而现有的揭展技术主要是利用物理、生物、化学的办法,降低黏结纸张层间黏结力,然后再进行揭展。而上述方法的缺点在于无法在先提升纸张本体强度的前提下揭展,这是因为加固材料的使用会使纸张层间黏结,进而对文物造成更大的破坏。黏结强度的降低和本体强度的提高这两种矛盾一直无法调和,现有的保护材料虽各有利弊,但始终无法解决降低纸张层间黏结强度的同时,提升纸张抗拉强度的问题。这不仅阻碍后期保护工作的实施,也限制了保护技术的发展,确属纸质文物保护行业长期以来的技术瓶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揭展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揭展剂用于古代纸质文物中可以在降低纸张层间黏结强度的同时,提升纸张抗拉强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揭展剂,由如下组分组成:
醇醚羧酸盐0.2wt%~1.8wt%;
月桂醇硫酸钠0.2wt%~0.8wt%;
十二烷基甜菜碱0.1wt%~0.5wt%;
环糊精0.2wt%~0.3wt%;
鱼鳔胶0.2wt%~0.3wt%;
白芨胶0.1wt%~0.2wt%;
余量为水。
优选的,所述揭展剂由如下组分组成:
醇醚羧酸盐0.2wt%~0.3wt%;
月桂醇硫酸钠0.2wt%~0.3wt%;
十二烷基甜菜碱0.1~0.3wt%wt%;
环糊精0.2wt%~0.3wt%;
鱼鳔胶0.2wt%~0.3wt%;
白芨胶0.1wt%~0.2wt%;
余量为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揭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醇醚羧酸盐、月桂醇硫酸钠、十二烷基甜菜碱和水混合溶解,得到第一溶液;所述醇醚羧酸盐、月桂醇硫酸钠和十二烷基甜菜碱的重量比为(0.2~1.8):(0.2~0.8):(0.1~0.5);
B)将环糊精、鱼鳔胶、白芨胶与上述第一溶液混合溶解,得到揭展剂;所述环糊精、鱼鳔胶和白芨胶的重量比为(0.2~0.3):(0.2~0.3):(0.1~0.2)。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醇醚羧酸盐、月桂醇硫酸钠和十二烷基甜菜碱的重量比为(0.2~0.3):(0.2~0.3):(0.1~0.3)。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环糊精、鱼鳔胶和白芨胶的重量比为0.3:0.3:0.2。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溶解温度为40℃~50℃。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溶解温度为40℃~50℃。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溶解为搅拌溶解,所述搅拌时间为50~70min。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揭展剂的使用方法,将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揭展剂或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揭展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揭展剂浸泡文物、干燥;所述浸泡时间为12~24h。
优选的,所述浸泡具体为使得揭展剂完全淹没文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揭展剂,由如下组分组成:醇醚羧酸盐0.2wt%~1.8wt%;月桂醇硫酸钠0.2wt%~0.8wt%;十二烷基甜菜碱0.1wt%~0.5wt%;环糊精0.2wt%~0.3wt%;鱼鳔胶0.2wt%~0.3wt%;白芨胶0.1wt%~0.2wt%;余量为水。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醇醚羧酸盐、月桂醇硫酸钠、十二烷基甜菜碱复配后可以形成良好的分子膜,可以有效的防止环糊精、鱼鳔胶、白芨胶在纸质文物层间的作用,使得文物层间不发生粘连,还增强了脆弱文物的抗拉强度。同时,环糊精、鱼鳔胶、白芨胶均匀分散在上述溶液中,有效的进一步增强抗拉强度。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模拟文物试样的抗拉强度为1.17N~1.96N,易揭展,不粘连。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揭展剂,由如下组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32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