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摄像头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13468.2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3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姚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3/01;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红爽;栗若木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北环大道901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摄像头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和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控制摄像头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监控系统,通过获取的用户面部图像,自动识别用户的眼球动作对监控摄像头的旋转角度进行控制,用户不需要任何外部设备,即可通过转动眼睛来控制监控摄像头进行相应地旋转,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图7为人眼观看手机屏幕的瞳孔运动示意图。从图中可知,观看手机屏幕的第一区域时,瞳孔中心处于位置1,观看屏幕的第二区域时,瞳孔中心处于位置2。
但是,现有技术的安全性不高,任何人都可以控制摄像头,另外当人眼发现有一个点比较模糊,显示不清楚,尚没有办法进行处理。
因此,更加丰富人机交互功能,提高用户的体验度,提高装置使用的安全性,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摄像头的装置,包括:瞳孔检测模块、命令生成模块;
一种控制摄像头的装置,包括:瞳孔检测模块、命令生成模块;
所述瞳孔检测模块,用于利用视线跟踪技术,检测瞳孔的运动状态,根据所述瞳孔的运动状态,决定是否向所述命令生成模块发送请求调整的消息;
所述命令生成模块,用于收到所述瞳孔检测模块发送的所述请求调整的消息后,生成相应的调整命令,将所述调整命令发送给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瞳孔检测模块,用于利用视线跟踪技术,检测瞳孔的运动状态,根据所述瞳孔的运动状态,决定是否向所述命令生成模块发送请求变焦消息,包括:当检测到所述瞳孔的运动状态为静止,且静止的时间超出一预先设定的阀值,则,向命令生成模块发送请求调整的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虹膜识别模块;
所述虹膜识别模块,用于对瞳孔进行虹膜识别,如果虹膜识别成功,则,通知所述瞳孔检测模块;
所述瞳孔检测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虹膜识别模块的通知后,利用视线跟踪技术,检测瞳孔的运动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摄像头拍摄并传送过来的图像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瞳孔检测模块,用于利用视线跟踪技术,检测瞳孔的运动状态,根据所述瞳孔的运动状态,决定是否向所述命令生成模块发送请求变焦消息;包括:检测到所述瞳孔注视所述显示模块的子区域,决定向所述命令生成模块发送请求调整的消息,所述调整用于放大所述子区域。
一种控制摄像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视线跟踪技术,检测瞳孔的运动状态,根据所述瞳孔的运动状态,决定是否发送请求调整的消息;
收到所述请求调整的消息后,生成调整命令,将所述调整命令发送给摄像头。
进一步地,利用视线跟踪技术,检测瞳孔的运动状态,根据所述瞳孔的运动状态,决定是否发送请求调整的消息;
包括:当检测到所述瞳孔的运动状态为静止,且静止的时间超出一预先设定的阀值,则,发送请求变焦消息。
进一步地,利用视线跟踪技术,检测瞳孔的运动状态之前,包括:
对瞳孔进行虹膜识别;
如果虹膜识别成功,则利用视线跟踪技术,检测瞳孔的运动状态;
如果虹膜识别不成功,则重新对瞳孔进行虹膜识别。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显示摄像头拍摄并传送过来的图像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利用视线跟踪技术,检测瞳孔的运动状态,根据所述瞳孔的运动状态,决定是否向所述命令生成模块发送请求调整的消息;包括:检测到所述瞳孔注视所述显示模块的子区域,决定向所述命令生成模块发送请求调整的消息,所述调整用于放大所述子区域。
本发明利用终端的前置摄影头,首先进行身份验证,然后识别眼球的运动,进而控制摄像头的转动,对监控区域进行实时查看。保证了家居摄影头的信息安全,实现了非接触式操作,带来更加智能化的交互体验。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
1、先通过虹膜识别等技术进行身份识别后,才能控制摄像头,保证了用户的安全和隐私;
2、当检测到用户视线聚集于某一区域时,发送控制指令,使摄像头精确拍摄这一区域。
通过虹膜检测先进行身份识别,再根据眼球的运动来控制摄影头的转动。观看的过程中,利用终端与远程端的的数据交换,可检测到用户的聚焦点,对焦点画面进行放大等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34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冷压成型散热结构的LED照明灯
- 下一篇:一种LED格栅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