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3519.1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1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义;吴国祥;郭晓东;王勇;高文刚;杜善明;关丰忠;王鹤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新疆煤化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06 | 分类号: | C08F220/06;C08F220/02;C08F4/646;C08F4/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物体系 丙烯聚合物 外给电子体 制备 助催化剂 催化剂 聚合反应 聚合物 丙烯 有机铝化合物 分子量分布 内给电子体 氢调敏感性 等规度 乙烯 | ||
1.一种丙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乙烯、第一外给电子体、催化剂、助催化剂及丙烯混合后,进行第一聚合反应,得到第一产物体系,所述第一产物体系中含第一聚合物;相对于所述丙烯的摩尔量而言,所述步骤S1中所述乙烯的添加量为0.3~0.5%;
S2,将第二外给电子体、所述催化剂、所述助催化剂及所述丙烯混合后,进行第二聚合反应,得到第二产物体系,所述第二产物体系中含第二聚合物;以及
S3,将所述第一产物体系与所述第二产物体系混合后,得到所述丙烯聚合物;
其中,所述催化剂包括至少一种内给电子体;所述助催化剂为有机铝化合物;所述第二外给电子体的氢调敏感性高于所述第一外给电子体;
所述步骤S1中进行所述第一聚合反应时,当所述第一聚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小于0.5g/10min时,得到所述第一产物体系;
所述步骤S2中进行所述第二聚合反应时,当所述第二聚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大于50g/10min时,得到所述第二产物体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将所述第一产物体系与所述第二产物体系混合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产物体系与所述第二产物体系的重量比3:7~7: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将所述第一产物体系与所述第二产物体系混合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产物体系与所述第二产物体系的重量比为4:6~6: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给电子体为二环戊基二烷氧基硅烷;以及
所述第二外给电子体选自烷基烷氧基硅烷、芳基烷氧基硅烷、环烷基烷氧基硅烷或四烷氧基硅烷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给电子体为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环戊基二乙氧基硅烷和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烷基烷氧基硅烷为正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正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异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异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叔丁基三甲氧基硅烷或叔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芳基烷氧基硅烷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或苯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环烷基烷氧基硅烷为环戊基三甲氧基硅烷,环戊基三乙氧基硅烷,环己基三甲氧基硅烷或环己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四烷氧基硅烷为四甲氧基硅烷或四乙氧基硅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中,以Al元素与Si元素的摩尔比计,所述助催化剂与所述第一外给电子体的用量比为1~10;
所述步骤S2中,以Al元素与Si元素的摩尔比计,所述助催化剂与所述第二外给电子体的用量比为1~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给电子体选自邻苯二甲酸酯,所述邻苯二甲酸酯选自邻苯二甲酸二正丁基酯和/或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中,所述第一聚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0~70℃,反应压力为2.0~2.5MPa;和/或
所述步骤S2中,所述第二聚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0~70℃,反应压力为2.0~2.5MPa。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中,所述第一聚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4~67℃,反应压力为2.2~2.3MPa;和/或
所述步骤S2中,所述第二聚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4~67℃,反应压力为2.2~2.3MPa。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铝化合物选自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正丁基铝、三正己基铝和三正辛基铝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铝化合物为三乙基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新疆煤化工分公司,未经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新疆煤化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35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