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节能振荡式的智能电网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14044.8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6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钟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申川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H02M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2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节能 振荡 智能 电网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节能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节能振荡式的智能电网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照明消耗的电能呈几何基数增加,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号召,智能电网的概念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基础上的技术应用,能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保和使用安全的目标。
其中,变频节能路灯是组成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单元,而变频节能路灯的节能主要体现在控制器上,现在市场上使用的控制器绝大部分还是传统的电感式镇流器,而电感式镇流器存在着如下诸多缺点:1、功率因数很低,加上补偿电容,一般也只能达到0.85左右,这使同样功率需要更大的供给电流,不得不增大专变(路灯变压器)的容量,增大供电电缆的直径,使成本增加;2、电感式镇流器工作在市电频率下,必须大量使用矽钢片,而制作矽钢片的材料是稀缺资源,不利于环保和稀缺资源的保护;3、电感式镇流器所消耗的功率随着输入电压的增大而增加,加之没有保护功能,因此在灯管开路或者是短路的情况下,容易损坏镇流器及其附件。综上所述,目前智能电网变频节能系统中的变频节能路灯控制器不能有效的实现节能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智能电网变频节能系统中变频节能路灯控制系统,所存在的不能有效实现节能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节能振荡式的智能电网控制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节能振荡式的智能电网控制系统,由EMI单相滤波器,与EMI单相滤波器相连接的可控硅整流器,与可控硅整流器相连接的升压型功率因素校正电路,与升压型功率因素校正电路相连接的单相高频变频器,与单相高频变频器相连接的采样保护电路,与采样保护电路相连接的单片机,以及串接在升压型功率因素校正电路与采样保护电路之间的带通滤波低失真振荡电路组成。
所述带通滤波低失真振荡电路由二极管整流器U,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三端稳压电路,与三端稳压电路相连接的逻辑开关电路,以及串接在三端稳压电路与逻辑开关电路之间的带通滤波振荡电路组成;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的输入端与升压型功率因素校正电路相连接。
所述带通滤波振荡电路由振荡芯片U1,场效应管Q1,三极管VT4,正极经电阻R5后与三端稳压电路相连接、负极经极性电容C4后与场效应管Q1的漏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P极经极性电容C5后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与极性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正极顺次经二极管D5、电阻R11后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相连接、负极与振荡芯片U1的VCC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P极顺次经电阻R7、电阻R6后与极性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8后与逻辑开关电路相连接的二极管D2,以及P极经电阻R9后与振荡芯片U1的CT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10后与振荡芯片U1的VFF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4组成;所述振荡芯片U1的FB管脚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其CT管脚则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其GND管脚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三端稳压电路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三端稳压电路由变压器T,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P极经电阻R4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连接的二极管D1,负极经电阻R3后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以及正极经电阻R1后与极性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组成;所述三极管VT2的基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其发射极则分别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和变压器T原边的非同名端相连接、其集电极接地;所述变压器T原边的同名端与极性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其副边的同名端经电阻R5后与极性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其副边的非同名端则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极输出端与极性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申川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申川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40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流二极管分压的悬浮脉冲多臂桥驱动器
- 下一篇:一种含清污口的矿热炉用压力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