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体硬质合金内外倒角组合拉刀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4693.8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7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柳军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格润特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43/00 | 分类号: | B23D4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硬质合金 内外 倒角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刀,特别是一种整体硬质合金内外倒角组合拉刀。
背景技术
空调压缩机汽缸滑片槽的加工技术一直是制冷行业研究与攻关的热门项目,如何保证价格低廉而又能快捷高效的生产出用于加工汽缸滑片槽的拉刀便迫在眉睫。
空调压缩机汽缸滑片槽的加工要求非常高,平行度平面度都要控制在0.003mm以内,而且表面粗糙度要求达到Rz0.2。不仅刀具成本昂贵,而且寿命较低,生产周期很长,严重制约空调压缩机的生产加工数量。近年来,空调压缩机汽缸的材质也随价格等其他原因发生了相应变化,除了以前使用的铸铁汽缸,又出现了较难加工的粉末冶金汽缸,这给生产制造拉刀刀具的企业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加工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的整体硬质合金内外倒角组合拉刀。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整体硬质合金内外倒角组合拉刀,包括拉刀基体、若干个刀齿A和若干个刀齿B,拉刀基体为长方体型,刀齿A和刀齿B分别设置在拉刀基体相对的两侧,拉刀基体的一端设有装夹端,刀齿A和刀齿B的切削刃靠近装夹端。
所述的刀齿A有3~30个,刀齿B有3~30个。
所述的刀齿A中有2~5个校准齿,刀齿B中有2~5个校准齿。
所述的刀齿A和刀齿B的齿升量在-0.2~0.3mm之间。
所述的刀齿A有两条切削刃A,切削刃A与拉刀基体形成Y型,刀齿B有两条切削刃B,切削刃B与拉刀基体形成Y型。
所述的刀齿A的前角在6°~15°之间,侧刃后角和顶后角在0°~5°之间,刃带的宽在0~0.2mm之间,刀齿B的前角在6°~15°之间,侧刃后角和顶后角在0°~5°之间,刃带的宽在0~0.2mm之间。
所述的拉刀基体、刀齿A、刀齿B和装夹端由硬质合金材料一体成型制成。
所述的装夹端上设有用于装夹刀具的安装孔。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 该拉刀采用硬质合金制造,其具有强度高、耐磨、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通过一体成型制造,使得该拉刀刚性高,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并且能够使该拉刀一次加工压缩机气缸滑片槽的两个倒角,避免使用两把拉刀,节约了生产成本,简化了拉刀加工工艺以及倒角加工工艺,提高了加工效率;
2. 该拉刀具有刀齿锋利、切削效率高、切削表面加工质量高等优点;
3. 通过使用螺纹连接装夹拉刀,具有连接强度高、装夹精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 为一种整体硬质合金内外倒角组合拉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一种整体硬质合金内外倒角组合拉刀的俯视图;
图3 为一种整体硬质合金内外倒角组合拉刀的D向剖视图;
图4 为一种整体硬质合金内外倒角组合拉刀的A向剖视图;
图5 为一种整体硬质合金内外倒角组合拉刀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6 为滑片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拉刀基体,2-刀齿A,21-切削刃A,3-刀齿B,31-切削刃B,4-安装孔,5-装夹端,6-滑片槽,7-内倒角,8-外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整体硬质合金内外倒角组合拉刀,用于加工滑片槽6的内倒角7和外倒角8,包括拉刀基体1、若干个刀齿A2和若干个刀齿B3,拉刀基体1为长方体型,刀齿A2和刀齿B3分别设置在拉刀基体1相对的上下两侧,拉刀基体1的一端设有装夹端5,刀齿A2和刀齿B3的切削刃靠近装夹端5。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刀齿A2有3~30个,其中有2~5个校准齿,刀齿B3有3~30个,其中有2~5个校准齿,所述的刀齿A2和刀齿B3的齿升量在-0.2~0.3mm之间。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刀齿A2有两条切削刃A21,切削刃A21与拉刀基体1形成Y型,切削刃A21用于加工内倒角7,切削刃A21的廓形与内倒角7的廓形相同,刀齿B3有两条切削刃B31,切削刃B31与拉刀基体1形成Y型,切削刃B31用于加工外倒角8,切削刃B31的廓形与外倒角8的廓形相同。
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刀齿A2的前角在6°~15°之间,侧刃后角和顶后角在0°~5°之间,刃带的宽在0~0.2mm之间,刀齿B3的前角在6°~15°之间,侧刃后角和顶后角在0°~5°之间,刃带的宽在0~0.2mm之间,以此可保证切削刃A21和切削刃B31的锋利度,使得切削效率高,切削后被加工面表面质量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格润特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格润特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46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学检验用移液管装置
- 下一篇:管口修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