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链条张紧装置的下托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5402.7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4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猛;黄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 |
主分类号: | F16H7/08 | 分类号: | F16H7/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1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4027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条 装置 下托板 | ||
1.一种链条张紧装置的下托板,其特征在于:该下托板的本体(1)的一端悬空,本体(1)的另一端为铰接端,该铰接端的底面设有两个前后对称的支耳(1a);所述本体(1)为中间高、两端低的组合板,该本体从铰接端往悬空端依次为第一弧形段(1b)、第一工作平直段(1c)、第二弧形段(1d)、第二工作平直段(1e)、第三弧形段(1f)、第四弧形段(1g)和第五弧形段(1h),其中第一弧形段(1b)为铰接端过渡段,所述第五弧形段(1h)端为过渡段;所述第二弧形段(1d)的两端与第一、二工作平直段(1c、1e)光滑过渡,所述第三弧形段(1f)的两端与第二工作平直段(1e)和所述第四弧形段(1g)光滑连接,而第二、三弧形段(1d、1f)的弯曲半径相同,并小于第四弧形段(1g)的弯曲半径,且这三个弧形段均向上凸;所述第一、二工作平直段(1c、1e)交替工作,并可向上托住链条的下半部分链节,这两个工作平直段之间形成一个夹角α,该150°≤α≤175°;所述第一工作平直段(1c)左端到第二弧形段(1d)中点的直线距离为L1,该第二弧形段中点到所述第三弧形段(1f)中点的直线距离为L2,而L1和L2的数值均大于所述链条节距的4倍,且所述第四弧形段(1g)右端到第二工作平直段(1e)的垂直高度H大于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链条张紧装置的下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板面由耐磨塑料层(2)覆盖,该耐磨塑料层的形状与本体(1)形状相适应;所述耐磨塑料层(2)顶面设有两个上翻边(2a),这两个上翻边位于耐磨塑料层(2)的前、后侧,并用于防止所述链条(1)轴向窜动,且上翻边(2a)的一端延伸到第一工作平直段(1c)左端,该上翻边的另一端延伸到第四弧形段(1g)右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链条张紧装置的下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密布有注塑工艺孔(1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链条张紧装置的下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L1为68mm,L2为61mm,且所述α为1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未经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54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 下一篇:轮子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