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轧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5886.5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2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程;刘宝志;尹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市威丰稀土电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1D1/74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胡新瑞 |
地址: | 01406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取向硅钢 氨分解气 高温退火 保温 冷却 氨分解气保护 二次再结晶 加热升温 节能降耗 空气排空 炉体升温 危险系数 炉台 出炉 钢卷 炉内 外罩 装炉 加热 断电 密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轧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工艺,该工艺将纯干氢气氛改用氨分解气,在不影响最终产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危险系数,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通过钢卷装炉,炉台密封,加外罩,加热升温,并在加热之前先通入8m3/h的N2将炉内的空气排空,在8m3/h的N2保护气氛下将炉体升温到570℃,当升温到570℃后改用6m3的氨分解气进行保护20~30h,然后在升温到650℃并保温10~15h;保温结束后以15~20℃/h速度升到1130℃—1200℃发生二次再结晶;断电改用3m3/h的氨分解气保护进行冷却,到1000℃以下再换为6m3/h的N2冷却到450℃出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冷轧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工艺,具体涉及化工技术领域、机械制造领域、金属材料科学、金属热处理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几家冷轧取向硅钢厂的生产工艺是将涂好氧化镁的硅钢卷放入炉内,做好密封后开始通入8~10m3的N2,将炉内的O2排空后开始升温,在2~3h内将温度升到570℃~600℃,保温15~30h,此时的保护气氛为6m3的氨分解气;然后在1h内升温到650℃,保温10~20h,这个过程全程保护气氛为6m3的氨分解气;然后升温到1130℃~1200℃,升温阶段按15℃~20℃/h的速度升温,保护气氛为5m3的氨分解气,达到1130℃~1200℃时保温24~30h,保护气氛为3m3的纯干氢;最后就是降温阶段,在1130℃~1200℃降到1000℃以下时,改用3m3的氨分解气,降温速度为60℃/h左右,降到1000以下时改用6m3的N2开始做保护气体,降温速度控制在10℃~40℃之间,直到450℃以下时钢卷出炉。
上述工艺在达到高保温的温度时切换气氛,改用纯干氢气氛进行保护加热。由于在高温下使用纯氢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氢气不纯带有一定的氧气可能引发炉体放炮,纯氢在生产成本上要远远高于氨分解气,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冷轧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工艺,该工艺将纯干氢气氛改用氨分解气,在不影响最终产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危险系数,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冷轧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钢卷装炉,装炉前先对炉台利用高压空气进行清扫,将通气管内的粉尘或其它杂质吹扫干净,然后根据钢卷的卷径大小选用与之匹配的料盘和料筐,将钢卷分三层放入炉内;
第二步:炉台密封,将内胆罩在装好的钢卷之上,使内胆下端的密封槽与炉台上面的密封圈吻合,用炉台上自带的螺栓将内胆和炉台连接在一起,然后在炉台底部的冷却水管内通入循环水以保证炉台和内罩的法兰盘不会高温变形;
第三步:加外罩,在密封好的内胆外加外罩,外罩采用天然气加热或电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炉台使用电加热;
第四步:加热升温,在加热之前先通入5—8m3/h的N2将炉内的空气排空然后进行加热;
第五步:低保温阶段,在5—8m3/h的N2保护气氛下将炉体升温到530—570℃,当升温到530—570℃后改用3—6m3/h的氨分解气进行保护20~30h,然后在同样的气氛下升温到600—650℃并保温10~2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市威丰稀土电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包头市威丰稀土电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58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