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16216.5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4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曹培利;张士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高洁;蒋雅洁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尤其是手机、小型平板电脑等已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用户喜欢用电子设备看视频或文件,作为支撑电子设备的支架也应运而生,然而支架无法与电子设备更好地保持整体性,且占用空间较大。具有旋转摄像头的电子设备由于结构的独特性,当旋转部分到达某一个角度的时候,电子设备本身就有可能作为一个支架,因此,如何利用电子设备自身的结构使电子设备处于支撑状态,为用户提供舒适的观看角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期望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无需另附加支架,利用电子设备自身的结构使电子设备处于支撑状态,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体部分、旋转部分和连接件;其中,
所述本体部分,包括第一显示单元,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在所述本体部分的第一表面显露;
所述旋转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单元;
所述旋转部分与所述本体部分通过所述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用于支撑所述旋转部分绕所述本体部分进行旋转;
当所述旋转部分绕所述本体部分旋转到第一预定角度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式。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弹力部件,其中,
所述弹力部件,用于在所述旋转部分通过所述连接件绕所述本体部分旋转到第一预定角度时,保持当前旋转的第一预设角度。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式下,所述旋转部分的重心与所述本体部分的重心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使得所述旋转部分能够用于支撑所述本体部分。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本体部分包括M个功能单元,其中,M为正整数;所述M个功能单元基于各自的重量按照预设规则分布,使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式下时,所述本体部分的重心与所述述旋转部分的重心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固定部件和转动部件;其中,
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本体部分连接;
所述转动部件与所述旋转部分连接;
所述转动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能够转动,以使所述旋转部分相对于所述本体部分转动;
所述转动部件上设有第一吻合部件;
所述固定部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吻合部件相匹配的第二吻合部件;
在所述旋转部分通过所述连接件绕所述本体部分旋转到第一预定角度时,所述第一吻合部件与第二吻合部件吻合。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弹力部件,还用于保持所述转动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所述第一吻合部件与第二吻合部件吻合时,向所述固定部件施加第一压力,以使得保持当前旋转的第一预设角度;
其中,所述第一吻合部件为凸起,所述第二吻合部件为凹槽;或,所述第一吻合部件为凹槽,所述第二吻合部件为凸起。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旋转部分包括第二表面;所述旋转部分相对于所述本体部分,能够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所述本体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位于第一平面;所述旋转部分相对于所述本体部分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旋转部分的端部用于支撑所述本体部分。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表面的长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表面的短边的长度一致。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表面的长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短边的长度,且大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短边的长度的1/2。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本体部分还包括感应器和/或处理器;
所述感应器,用于获得感应参数,其中,所述感应参数为用于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的感应参数;
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使用模式。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无需电子设备另附加支架,能利用电子设备自身的结构使电子设备处于支撑状态,节省了需要添加新的支架的成本;并且,在没有支架的前提下,也能为用户提供一个很好的使用角度,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旋转部分相对于本体部分处于第一位置时的一种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62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