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排水工程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16986.X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1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太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太泽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 积存 渗透 净化 排水 工程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排水工程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能够使水流快速渗透至地下,横向散漫于不同成份结构的土壤层面,增加土壤含水量,经土壤自然净化往深层地下渗透、填补地下水源的排水工程施工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公知的我国城乡建设的排水工程,一般分为雨雪水、生活废水、工业废水等不同排水系统工程。雨雪水、生活废水普遍合二为一,集中排放到河流,造成污染。雨雪水是自然循环、滋润大地必不可少媒介,却被钢筋水泥阻挡流失。怎样实现水的自然积存、渗透、净化加以利用,顺应大自然、利用大自然,建设低能耗高效益的排水工程,是全世界人民的迫切期望。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自然积存、渗透、净化并加以利用,建设低能耗高效益的排水工程。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排水工程施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方案是:在一定面积的居民小区、商业区、广场、交通枢纽等建筑群,合理建设一定长度的雨雪水排水渠道,或者在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处理池建设排水渠道,将雨雪水或者经处理达标的处理水排往渗水区。渗水区构筑形成沟壑、水池、洼地、绿化地面等低地。渗水区底平面以1米-100米间距合理布点,钻孔至地下1米-300米合适深度形成孔洞,孔洞直径为0.1米-100米,或者面积相当的不规则形状孔洞。孔洞填充渗水材料至渗水区底平面,底平面铺盖合适厚度的渗水材料。渗水材料以中机黄沙为宜,或使用砂砾、石子、矿渣、煤渣及其混合物等具良好导水性的材料。如果以沟壑、水池作为渗水区,铺设渗水材料后引入水流进行渗透,应定期清除表面沉积淤泥;如果以洼地作为渗水区,可以在黄沙等渗水材料上面种植适合沙壤环境的亲水草本植物;如果以绿化地面作为渗水区,可以避开孔洞堆土种植各种植物,孔洞上方用渗水材料填充至略低于堆土高度。排水渠道接入渗水区,水流通过渗水材料经孔洞渗水材料快速向地下渗透、积存,横向散漫于不同成份结构的土壤层面,增加土壤含水量,经土壤净化补充地下水。在地下水位很高的江南水乡,经过净化的水充盈地表后,自然溢出汇集于河流,实现水流的自然净化。渗水区设置备用泄水渠道,在渗水区一定容量高度构筑泄水出口,当水流大于渗透速度时,溢出泄水渠道的水流向河流排泄。
本发明的效益在于顺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的力量,将降水、处理水合理的引入地下积存、渗透、净化、利用,以最低廉的成本实施排水工程,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最净化利用。在工业化污染严重的今天,尤能凸显其合理性、科学性和不可替代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渗水区钻孔形成孔洞平面图。
图2是渗水区孔洞填沙连接排水渠道与泄水渠道平面图。
图3是渗水区底部铺设渗水材料连接排水渠道与泄水渠道平面图。
图4是水流经渗水区渗透至地下土壤结构剖面图。
图中:(1)、渗水区,(2)、孔洞,(3)、渗水材料,(4)、排水渠道,(5)、泄水渠道,(6)、地平线,(7)、粘土层,(8)、砂土层,(9)、渗透水,(10)、地下水。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为最佳实施例:在居民小区内绿化地带构筑渗水区(1),底部渗水区(1)往地下钻孔形成孔洞(2)。
图2可见,渗水区(1)的孔洞(2)填充渗水材料(3),排水渠道(4)将水流排入渗水区(1)。渗水区(1)设置备用泄水渠道(5),当水流大于渗透速度时,将溢出泄水渠道(5)的水流向河流排泄。
图3中,渗水区(1)底部铺设渗水材料(3),遮盖住孔洞(2)。
图4中可见,渗水区(1)的渗透水(9)通过渗水材料(3)经孔洞(2)的渗水材料(3)渗透至粘土层(7)、砂土层(8),补充地下水(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太泽,未经周太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69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键盘模块
- 下一篇:一种箱式叠压变频的节能供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