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牵引钢丝绳无动力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7120.0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5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侯宇江;李晓宇;刘谊宾;刘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02 | 分类号: | B08B1/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齐安全,胡景阳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 钢丝绳 动力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送电工程中的钢丝绳浸油保养装置,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牵引钢丝绳无动力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作为张力架线用的牵引钢丝绳使用数量日益增多。在送变电企业的放线施工中普遍使用无扭钢丝绳作为导引绳和牵引绳,在长距离牵引时,牵引钢丝绳不会像普通圆绳那样产生松股和打斤钩的现象,但是牵引钢丝绳的紧密性不好。牵引钢丝绳工作环境相对来说比较恶劣,不仅经受风吹日晒雨淋的侵蚀,而且还承受张力放线时卷筒缠绕和放线滑车的弯曲作用,尤其是在一些抗灾抢险的场合,由于牵引钢丝绳紧密性不是很好,钢丝绳在转场和工作时极易粘附泥沙等污物,在其表面形成污垢,易使钢丝绳锈蚀,不仅严重影响施工的安全性,降低钢丝绳强度,而且加速了钢丝绳破坏,缩短了使用寿命。为降低成本,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对牵引钢丝绳定期保养十分必要,现阶段对钢丝绳的保养方式一般采用钢丝绳浸油的方式,而对钢丝绳进行除尘是钢丝绳浸油保养前的重要工序。
钢丝绳除尘也就是去除钢丝绳表面粘附着的泥沙等污物,目前国内相关企业采用的除尘方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外动力(如电动机)带动钢刷对钢丝绳表面进行清扫;另一种是在钢丝绳温水浸泡的基础上,采用水射流技术完成钢丝绳的清洗。对于第二种除尘方法,虽然可有效的去除泥沙等污物,但是钢丝绳除尘后要进行钢丝绳浸油保养,为了保证后续的浸油质量,需除去钢丝绳表面及内部的水珠,若任由钢丝绳自然晾干,不仅时间长,而且还会加快钢丝绳的锈蚀,所以一般采用高压热风机除湿和压缩空气热风除湿,由此看来此种方法不仅繁琐,而且成本也很高。两种方法相比较显然第一种除尘方式简单易行效率高,但是传统的除尘装置需由外动力(一般为电动机)带动钢刷对钢丝绳表面进行清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钢丝绳除尘必须有外动力输入才能完成除尘工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牵引钢丝绳无动力除尘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牵引钢丝绳无动力除尘装置包括工作机构、传动机构、调节机构、导向机构及机架。
工作机构由绳轮组件与钢刷轮组件组成;钢刷轮组件包括主动轮组件及齿轮轴支架。
绳轮组件通过其中的两个结构相同的1号UCP轴承安装在机架中的两个调整垫块上并采用螺栓固定,主动轮组件通过其中的两个结构相同的2号UCP轴承固定在机架中的钢刷轮组件支架上,齿轮轴支架的一端套装在主动轮组件中的主动齿轮轴上为转动连接,齿轮轴支架的另一端与调节机构中的调节支架的上端采用紧固螺栓连接,调节支架的底端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机架中上横梁的右端,导向机构安装在机架中的导向机构支架的横梁的悬臂端,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绳轮组件与主动轮组件由传动机构连接。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齿轮轴支架由两块结构相同的齿轮轴支架板和两根结构相同的支柱组成。齿轮轴支架板为平板类结构件,齿轮轴支架板的左上角处设置有主动轴通孔,主动轴通孔的周围均匀地分布有1号螺栓通孔,齿轮轴支架板的右下角处设置有从动轴通孔,从动轴通孔的周围均匀地分布有2号螺栓通孔,主动轴通孔与从动轴通孔直径相同;在齿轮轴支架板的右上角设置有导向滑槽,导向滑槽为圆弧型通槽,齿轮轴支架板上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安装支柱的1号支柱通孔,齿轮轴支架板的左下角处设置有安装第2个支柱的2号支柱通孔;支柱为直杆类结构件,其两端为螺杆段,中间为光杆段,两螺杆段的直径相等,光杆段的直径大于螺杆段的直径;两块结构相同的齿轮轴支架板平行对称地放置,两块结构相同的齿轮轴支架板之间采用两根结构相同的支柱与螺母连接成一体,两块结构相同的齿轮轴支架板上的主动轴通孔的回转轴线共线,两块结构相同的齿轮轴支架板上的从动轴通孔的回转轴线共线。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主动轮组件通过两个结构相同的深沟球轴承安装在齿轮轴支架中两块结构相同的齿轮轴支架板左上角的主动轴通孔内;钢刷轮组件中的从动轮组件通过两个结构相同的UCF轴承安装在两块结构相同的齿轮轴支架板右下角的从动轴通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未经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71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洗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芯片精密测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