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风区列车车窗玻璃承载能力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18049.8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4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田红旗;梁习锋;张健;刘堂红;许良中;王中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风 列车 车窗 玻璃 承载 能力 确定 方法 | ||
1.一种大风区列车车窗玻璃承载能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测定车窗玻璃在风压下的极限负荷;
S2.测定车窗玻璃在沙粒冲击下的损伤极限;
S3.确定车窗玻璃在风压和沙粒耦合作用下的承载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风区列车车窗玻璃承载能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S10.测量风压瞬态压力冲击下,所述车窗玻璃的最大负荷;
S11.测量静态压差下,所述车窗玻璃的最大负荷;
S12.在待测量车窗玻璃上,施加交变载荷,并设定循环次数,按照设定的循环次数施加交变载荷,测定如车窗玻璃对气动疲劳的最大负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风区列车车窗玻璃承载能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包括,将不含沙粒的空气以阶梯风速依次冲击待测量车窗玻璃,记录车窗玻璃损坏时对应的极限风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风区列车车窗玻璃承载能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具体包括,将待测量车窗玻璃置于水环境中,并将车窗玻璃四周边缘进行密封、固定,逐渐增大水压,使水压均匀作用于车窗玻璃的表面,记录车窗玻璃损坏时的水压,获得静态耐压极限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风区列车车窗玻璃承载能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在待测量车窗玻璃上设置多个表面挠度测点,所述多个表面挠度测点对称分布于所述车窗玻璃上,所述多个表面挠度测点呈十字形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风区列车车窗玻璃承载能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S20.根据沙粒粒径范围,建立沙粒粒径与起动风速之间的对应关系;
S21.根据沙粒粒径与起动风速之间的对应关系,测量车窗玻璃对不同粒径的沙粒在相应速度下的承载能力,建立沙粒粒径与破坏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风区列车车窗玻璃承载能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中,设置过渡段、稳定段、收缩段、试验段、出口段,利用变频调节风机吹送不同粒径的沙粒通过所述过渡段、稳定段、收缩段、试验段、出口段,建立沙粒粒径与起动风速之间的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风区列车车窗玻璃承载能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利用空气压力喷出具有相应速度的沙粒,为排除空气压力对于测量的影响,将空气压力调至能够为沙粒提供相应速度的最小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风区列车车窗玻璃承载能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在车窗玻璃承载风压的条件下,测量车窗玻璃的抗风沙打击能力,获得车窗玻璃在风压和沙粒耦合作用下的承载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风区列车车窗玻璃承载能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车窗玻璃承载的风压为4kPa,所述风压均匀作用于所述车窗玻璃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804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标签
- 下一篇:一种双端口虚拟FIFO数据交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