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Al‑Zn‑Mg‑Cu‑Ce‑Y‑Er‑La‑Sc变形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9328.6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27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车欣;杨林;陈立佳;李锋;林立;王鑫;李云龙;王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1/10 | 分类号: | C22C21/10;C22C1/02;C22F1/053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al zn mg cu ce er la sc 变形 铝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强Al-Zn-Mg-Cu-Ce-Y-Er-La-Sc变形铝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Zn 7%、Mg 2%、Cu 2.3%、Ce 0.1%、Y 0.5%、Er 0.1%、La 0.01%、Sc 0.2%、Al余量;所述的Ce、Er、Y、Sc、La分别以Al-30wt.%Ce、Mg-30wt.%Er、Mg-20wt.%Y、Al-30wt.%La、Al-2wt.%Sc的粉末状稀土合金进行添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Al-Zn-Mg-Cu-Ce-Y-Er-La-Sc变形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合金的颗粒直径在40um-50um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Al-Zn-Mg-Cu-Ce-Y-Er-La-Sc变形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配方质量百分比取Al、Zn、Mg、Cu、Ce、Y、Er、La、Sc准备熔炼;
步骤2、将坩埚放入氦气环境中进行预热,当温度达到730℃时,放入准备熔炼的铝,待铝融化后,将准备熔炼的锌和铜按顺序放入铝液中;
步骤3、待铝液融化回温后,开始通过蜂窝陶瓷喷管向铝液底部持续通入氦气,通入的氦气进入铝液前需经过预热达到740℃,通过氦气的流动带动稀土合金粉末和镁颗粒,经过蜂窝陶瓷喷管进入到熔融的铝液中;
步骤4、持续保温740℃并通入氦气0.5h后,炉冷降温,当温度降到710℃时,将合金溶液浇入事先预热400℃过的金属模具内,待让合金空冷至室温,即得到成分均匀的Al-Zn-Mg-Cu-Ce-Y-Er-La-Sc合金铸锭;
步骤5、将所得合金铸锭在450℃下进行均匀化处理,然后除去合金铸锭氧化皮,在430~450℃温度区间内预热2h后,加入已预热至440℃的挤压模具内,低速挤压成棒材;
步骤6、将棒材切割成试样,加工成拉伸棒Ф12,然后进行T6热处理;固溶温度480℃、2.5h,油冷沾火;在120℃下进行人工时效处理,时效时间分别为6h、12h、18h、24h、30h,时效结束后试样油冷至室温,即得高强Al-Zn-Mg-Cu-Ce-Y-Er-La-Sc变形铝合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Al-Zn-Mg-Cu-Ce-Y-Er-La-Sc变形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陶瓷喷管的每根陶瓷喷管间距不得小于5cm,陶瓷喷管总数为7根,六边形布局分布,中间分布一根,每跟陶瓷喷管切面为正六边形;所述陶瓷喷管末端距离坩埚底部15mm;所述陶瓷喷管内切圆孔径直径为2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Al-Zn-Mg-Cu-Ce-Y-Er-La-Sc变形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陶瓷喷管向铝液底部持续通入氦气的气流量为0.3L/s。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Al-Zn-Mg-Cu-Ce-Y-Er-La-Sc变形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速挤压的挤压温度为440℃,挤压速率为1.0~1.5mm/s,挤压比为1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93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