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相供电负荷不平衡报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19741.2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7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殷玉朋;邱茂光;李林;孔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16 | 分类号: | G01R29/1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赵佳民 |
地址: | 25001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供电 负荷 不平衡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低压380V的供电三相负荷不平衡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技术是低压供电系统三相负荷不平衡,即交流380V的负荷不平衡,会降低变压器利用率,导致电压不稳定,严重时会烧毁低压线路或变压器,目前大多都是根据电能表判断负荷是否平衡,而电能表属于电能计量装置,现场使用一次性封锁可靠封闭,无法按动电能表循环显示按键读取电流值;通过远程采集系统获取电流值,受到采集通道稳定性的限制,数据不能及时稳定地上送,这样就无法及时的进行报警,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三相供电负荷不平衡报警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的装置设置在零线上,而三相电流向量之和为零线通过的电流,与变压器额定电流对比,即可判断三相负荷平衡程度,这样监控零线就可以及时的发现负荷不平衡的现象,及时的报警,避免事故的发生。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三相供电负荷不平衡报警装置,包括与变压器连接的三相线和零线,本方案的特点是:在零线上设置有电流互感器,所述的电流互感器与一报警器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的报警器驱动电路与报警器连接。
所述的报警器驱动电路包括放大电路、开关电路和振荡电路。
所述的放大电路包括放大器A,放大器A的3脚通过第一电阻R1与电流互感器的一端连接,电流互感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阻R2与放大器A的2脚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还串接一个二极管D1,放大器A的3脚通过第一电容C1与供电电源的负极连接,放大器A的4脚与供电电源的负极连接,放大器A的7脚与供电电源的正极连接,放大器A的2脚通过第三电阻R3与放大器A的6脚连接,有第二个二极管D2与所述的第三电阻R3并联,放大器A的6脚与开关电路连接。
所述的开关电路包括晶闸管SCR,晶闸管SCR的门极G通过第四电阻R4与放大器A的6脚连接,晶闸管SCR的阳极A与供电电源的正极连接,晶闸管SCR的阴极K通过第五电阻R5与供电电源的负极连接,晶闸管SCR的阴极K与振荡电路连接。
所述的振荡电路包括芯片IC1,芯片IC1的4脚与晶闸管SCR的阴极K连接,芯片IC1的1脚通过第三个二极管D3与供电电源的负极连接,芯片IC1的2脚与通过第二电容C2与供电电源的负极连接,芯片IC1的2脚与芯片IC1的6脚连接,芯片IC1的2脚通过第六电阻R6与芯片IC1的7脚连接,芯片IC1的7脚通过第三电容C3、报警器与供电电源的负极连接,芯片IC1的8脚与供电电源的正极。
所述的供电电源包括第四电容C4,第四电容C4与第七电阻R7、第四个二极管D4串联后串接在一个相线和零线上,有第五个二极管D5与第五电容C5串联后与第四个二极管D4并联,第五电容C5与零线连接的一端为电源的负极,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为电源的正极。
所述的IC1为555芯片。
所述的报警器为蜂鸣器。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电流互感器设置在零线上,与变压器额定电流对比,即可判断三相负荷平衡程度;有放大器可以对电流互感器感应的信号进行放大,进而控制晶闸管,晶闸管可以触发555芯片,最终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的一种三相供电负荷不平衡报警装置,包括与变压器连接的A相线、B相线、C相线和零线N,在零线N上设置有电流互感器,所述的电流互感器与一报警器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的报警器驱动电路与报警器BL连接。所述的报警器为蜂鸣器。所述的报警器驱动电路包括放大电路、开关电路和振荡电路。
所述的放大电路包括放大器A,放大器A的3脚通过第一电阻R1与电流互感器的一端连接,电流互感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阻R2与放大器A的2脚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还串接一个二极管D1,放大器A的3脚通过第一电容C1与供电电源的负极连接,放大器A的4脚与供电电源的负极连接,放大器A的7脚与供电电源的正极连接,放大器A的2脚通过第三电阻R3与放大器A的6脚连接,有第二个二极管D2与所述的第三电阻R3并联,放大器A的6脚与开关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97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市生活垃圾的造块方法
- 下一篇:纺织车间用除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