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20180.8 | 申请日: | 2015-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9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冷国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冷国玉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1/16;A61P31/20;A61P3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2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肝郁脾虚型 慢性 肝炎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肝炎是人的肝脏由于不同的病因引发肝脏的坏死和炎症,肝炎可分为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急性肝炎久治不愈超过半年以上的可以称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以感染病毒性为主,有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中医学认为,慢性肝炎有各种发病机理,其中主要以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为起病内因。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炎临床表现为:胁肋胀满疼痛,胸闷太息,精神抑郁,性情暴躁,纳食减少,口淡乏味,痞脘腹胀,午后为甚,少气懒言,四肢倦怠,面色萎黄,大便溏泄或食谷不化,每因进食生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加重,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脉沉弦。目前,临床上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炎的方法可分为:1)注射抗干扰素抗病毒药剂,如注射普通干扰素(2a,2b和1b)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2a和2b);2)口服核苷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等;3)使用免疫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西医的治疗法抗病毒性好、疗效明显、但缺点是要长期使用,药物依赖性较强,并且能产生耐药风险、复发性高。
祖国医学认为,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炎多为感受时邪疫毒,郁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或饮食不节,嗜酒过度,损伤脾胃,湿热郁阻肝胆;或情志所伤,恼怒伤肝所致。
根据中医理论,针对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炎的发病机理,采用疏肝解郁、健脾益胃、清热利湿的治法,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临床上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炎存在疗程长、药物依赖性及副作用大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茯苓10-40份、当归5-20份、白芍5-25份、柴胡5-20份、薄荷5-20份、炒白术10-30份、香附5-20份、炒栀子5-25份、肉桂5-20份、炒苍术5-20份、炒薏苡仁10-30份、白扁豆5-25份、黄柏5-20份、女贞子10-40份、淫羊藿5-25份、仙茅5-20份、山药5-25份、芡实5-20份、车前子5-20份、垂盆草10-30份、泽泻5-20份、刺五加5-25份、小茴香5-20份、柿蒂5-25份、川楝子5-20份、甘草5-15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茯苓30份、当归10份、白芍15份、柴胡10份、薄荷10份、炒白术20份、香附10份、炒栀子15份、肉桂10份、炒苍术10份、炒薏苡仁20份、白扁豆15份、黄柏10份、女贞子30份、淫羊藿15份、仙茅10份、山药15份、芡实10份、车前子10份、垂盆草20份、泽泻10份、刺五加15份、小茴香10份、柿蒂15份、川楝子10份、甘草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冷国玉,未经冷国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01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