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温变色退热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1434.8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7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穆晓敏;李杰;马亮;林苑君;张建;刘宏宇;李素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新时代外用制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7/02 | 分类号: | A61F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岳龙 |
地址: | 5290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退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退热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感温变色退热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退热贴凭借其实用性和方便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退热贴属于物理降温用品,主要是由于其内含有高分子水凝胶可将热量集中到胶状物,通过凝胶中水分快速蒸发带走体内的热量,被广泛用于小儿发烧退热、消夏及高温作业等情况。
退热贴的优点:
1.传统退烧药是通过口服胃部吸收后,调节人体内生理机能来达到降温目的,药物成分会到达体内五脏六腑;而退热贴是外贴剂,贴在体表部位,完全是外在的物理降温方式,达到零副作用的效果,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
2.避免注射时的疼痛;
3.患者可自行用药,使用方便;
4.减少了给药的次数和剂量。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退热贴外观多以白色无纺布为主,容易引起一些有传统观念的老人歧义,而且没有温度或降温效果指示,使用者粘贴时需使用温度计测量体温,否则无法辨认是否达到退热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感温变色退热贴,可以根据退热贴上油墨颜色的变化判断是否到达退热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感温变色退热贴,其特征在于,由感温变色油墨层1、无纺布层2、水凝胶层3、压纹膜层4组成,所述的感温变色油墨层1印刷在无纺布层2的上表面,所述的水凝胶层3涂布在无纺布层2的下表面,所述的压纹膜4粘贴在水凝胶层3的相对于无纺布层的另一面。
优选的,所述的压纹膜为CPP膜。
优选的,所述的感温变色油墨层由按重量比计的以下原料组成:
优选的,所述的感温变色油墨层1含有两种油墨,一种为蓝色感温变色油墨,一种为橙色感温变色油墨,所述的蓝色感温变色油墨在29℃时由蓝色变成无色,所述的橙色感温变色油墨在31℃时由橙色变成无色。
优选的,所述的蓝色感温变色油墨和橙色感温变色油墨分别通过柔版印刷间隔地分布在无纺布上。
进一步优选的,变色油墨可以印刷制成各种图案。
优选的,所述的水凝胶层由按重量比计的以下原料组成:
所述的半中和聚丙烯酸钠是亚士兰化工生产,型号为NP700。
一种上述感温变色退热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炔二醇多功能表面活性剂、有机硅氧烷、水性丙烯酸树脂、蓝色感温变色色粉依次序投进配料桶内进行分散2小时,研磨2小时,出料,得到蓝色感温变色油墨,备用;
(2)将炔二醇多功能表面活性剂、有机硅氧烷、水性丙烯酸树脂、橙色感温变色色粉依次序投进配料桶,分散2小时,研磨2小时,出料,得到橙色感温变色油墨,备用;
(3)将经过步骤(1)制得的蓝色感温变色油墨通过柔版印刷在无纺布的上表面,将经过步骤(2)制得的橙色感温变色油墨通过柔版印刷在无纺布的上表面,蓝色变色油墨和橙色变色油墨在无纺布上间隔印刷,备用;
(4)将薄荷加入乙醇中搅拌均匀,备用;
(5)将半中和聚丙烯酸钠、甘羟铝加入到甘油中搅拌均匀;
(6)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混合物加入到经步骤(5)处理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得到油相,备用;
(7)将酒石酸加入到纯化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水相,备用;
(8)将步骤(6)制备得到的油相和步骤(7)制备得到的水相,在真空搅拌桶内,边搅拌边抽真空,至真空度-0.08kpa后停止抽真空,继续搅拌5-8分钟后出料,得到水凝胶;
(9)将压纹膜、水凝胶和经过步骤(3)处理的无纺布,在涂布机上进行涂布,将水凝胶涂布在无纺布的下表面,然后在水凝胶层的另一面贴上压纹膜,剪切,得到半成品;
(10)将半成品晾24小时,至水分含量为60%,剪切,包装。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退热贴无纺布层上具有感温变色油墨,可以根据油墨颜色的变化,判断退热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水凝胶粘度适中,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自行脱落,与皮肤粘贴不会过于紧密,用完撕下时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本发明采用的水凝胶透气性、降温性能优越。
本发明无纺布上印刷有各种图案,增加了趣味性和亲和性,易被人们接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退热贴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1、感温变色油墨层;2、无纺布层;3、水凝胶层;4、压纹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新时代外用制剂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新时代外用制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1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热磁共振外敷治疗装置
- 下一篇:倾斜式多边形包皮阻复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