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油页岩原位体积破碎定向造缝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1607.6 | 申请日: | 2015-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1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晨;高帅;李强;孙友宏;郭威;姜鹏飞;刘世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2103 | 代理人: | 张冉昕 |
地址: | 13002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页岩 原位 体积 破碎 定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电脉冲定向造缝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油页岩原位体积破碎定向造缝方法。
背景技术
油页岩作为一种非常规能源,其具有储量巨大、开发难度大、资源品位低等特点。在常规油气资源逐渐走向枯竭的形式下,油页岩资源可成为常规油气的重要替代能源。因此,许多世界知名石油公司及实验室都在研究不同加热方式的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
然而,油页岩是渗透性极差的泥质页岩,是一种有机质未熟化、未成油的固态矿产,有机质以干酪根的形式赋存于油页岩中,这些有机质处在一个低渗、封闭的地下原位体系中。然而在各种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中,不管是传热介质还是原位加热后形成的油(气)都需要有充足的通道才能保证其进入到开采井中。
目前,在全世界比较成熟的油(气)储层改造技术中,大多采用水力压裂、高能气体压裂、爆炸致裂的方法在岩层中造缝。采用水力压裂能够在岩层中产生较好的裂缝,但是产生的裂缝一般以一条主裂缝为主,不能形成岩层的体积破碎。高能气体压裂虽然能够形成比较均匀的裂缝网络,但是方向很难控制。爆炸压裂只能将近井地带很小范围内的岩层破碎,不能形成多裂缝体系。
此外,高压电脉冲应用在了提高煤层气透气性方面,专利“一种利用高能声电复合技术提高煤层透气性的方法”,申请号:201410511073.7,只是在单井小范围内造缝,不能够在两井甚至多口井之间形成长距离的定向贯通裂缝。而专利“一种工作面通过火成岩侵入区的方法”,申请号:201410739877.2,只是利用高压电脉冲在孔壁形成裂纹,再利用溶液与火成岩的作用来软化岩石。而专利“Method of Production Stimulation and Enhanced Recovery of Oil”NO.4084638,是利用电极间高压电脉冲的电气和物理冲击的作用来释放油层中的油(气),提高油(气)回收率。
在进行油页岩原位开采之前,实现油页岩层体积破碎,在岩层中形成网络状裂缝,更有利于传热介质进入油页岩层和裂解油(气)的产出,对提高油页岩原位开采过程中能量利用率和油(气)开采效率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油页岩原位开采过程中,油页岩原生矿藏层岩石致密、渗透率低,不能为热介质进入油页岩层和裂解油(气)的产出提供足够的流动通道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油页岩原位体积破碎定向造缝方法。
本发明方法分为以下步骤:
第一步,钻取不少于两口井,其中一口为压裂井,其他井为目标井,深度均达到油页岩层以下。
第二步,各井分别固井完毕后,在井的油页岩层位进行定向射孔,压裂井射孔方向指向目标井。
第三步,将产生高压电脉冲的高压电脉冲头随高压电缆放到井内的射孔位置,正负电极间距由所需脉冲波大小决定。高压电缆穿过井口封隔装置,然后与高压电脉冲发生装置连接,井口封隔装置包含高压电缆穿过密封接口和压裂液进出阀门。
第四步,用高压泵将压裂液罐中的压裂液通过井口封隔装置的压裂液进出阀门向井内注入压裂液,压裂液充满整个井筒,压裂液进出阀门与高压泵之间管道上安装单向阀,保证压裂液只能向压裂井内注入,防止压裂井内的压裂液回流以及压裂液的压力脉冲对高压泵的损坏。用高压电脉冲发生装置不断产生高压电脉冲,电能转化为压裂液的机械能,压裂液中会产生压力脉冲,安装在井口的压力表的示数随之波动。高压电脉冲在井内压裂液中产生压力脉冲,使射孔方向的裂缝不断延伸,由于高压电脉冲在压裂液中产生的脉冲压力的压力峰值高,且压力脉冲周期短,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压裂油页岩,裂纹延伸方向受自然裂隙和原地应力影响小,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在射孔周围或者已有裂缝附近同时产生多条裂缝,形成油页岩层的体积破碎,并且裂缝会不断向目标井延伸。随着裂缝的不断延伸,井筒内压裂液不断填充产生的新裂缝,压裂井内压裂液不足,不能很好的传递压力脉冲。此时,关闭高压电脉冲发生装置,停止产生高压电脉冲,打开高压泵,向井筒内补充压裂液。补充完毕后,启动高压电脉冲发生装置,继续产生高压电脉冲,目标井的井口压力表示数随着高压电脉冲的产生而不断跳动,直到跳动幅度稳定,说明裂缝已经将压裂井与目标井之间油页岩层贯通,压裂操作结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16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