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退热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22017.5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3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穆晓敏;李杰;马亮;林苑君;张建;刘宏宇;陆焕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新时代外用制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7/02 | 分类号: | A61F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岳龙 |
地址: | 5290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退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退热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退热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退热贴凭借其实用性和方便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退热贴属于物理降温用品,主要是由于其内含有高分子水凝胶可将热量集中到胶状物,通过凝胶中水分快速蒸发带走体内的热量,被广泛用于小儿发烧退热、消夏及高温作业等情况。
退热贴的优点:
1.传统退烧药是通过口服胃部吸收后,调节人体内生理机能来达到降温目的,药物成分会到达体内五脏六腑;而退热贴是外贴剂,贴在体表部位,完全是外在的物理降温方式,达到零副作用的效果,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
2.避免注射时的疼痛;
3.患者可自行用药,使用方便;
4.减少了给药的次数和剂量。
中国专利CN102166149A公开了一种退热贴及其制备方法,由无纺布、水凝胶层和塑膜组成,该退热贴的退热效果不够理想且易脱落。目前,市面上的退热贴以传统的无纺布作为附衬层,无纺布无弹性,柔软性差,而且人体额头是呈一定弧度,在使用过程中,退热贴的直角处容易豁开,以至使用不到4小时就自行脱落,降温效果不理想。而且,传统的退热贴为了方便使用完后揭开,在无纺布的边沿设有易揭区(无胶区),易揭区不与人体皮肤粘连,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退热贴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退热贴,其特征在于,由弹力无纺布1、水凝胶层2和压纹膜3叠合而成,所述的弹力无纺布1位于水凝胶层2的上层,所述的压纹膜3位于水凝胶层2的下层。
优选的,所述水凝胶层与弹力无纺布正好重合。
优选的,所述的压纹膜完全覆盖水凝胶层。
优选的,所述的水凝胶层由以下按重量比计的原料组成:
半中和聚丙烯酸钠1.5-2%,
聚丙烯酸钠3.5-4%,
交联聚维酮0.5-1%,
聚维酮0.4-0.6%,
甘羟铝0.1-0.3%,
甘油25-30%,
薄荷脑0.02-0.06%,
乙醇0.1-0.2%,
清凉剂0.1-0.2%,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0.3%,
酒石酸0.1-0.2%,
色浆0.01-0.02%,
余量为纯化水。
所述的半中和聚丙烯酸钠是亚士兰化工生产,型号为NP700。
优选的,所述的清凉剂为N,2,3-三甲基-2-异丙基甲酰胺。
一种退热贴组合,其特征在于,由三个上述退热贴组成。
优选的,一个为矩形状退热贴,其余两个分别为星星状退热贴。
进一步优选的,矩形状退热贴贴于额头,两个星星状退热贴分别贴于两边的太阳穴处。
一种上述退热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薄荷脑加入的乙醇中搅拌均匀,备用;
(2)将半中和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交联聚维酮、甘羟铝、清凉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到甘油中搅拌均匀;
(3)将经过步骤(1)处理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到经步骤(2)处理得到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得到油相,备用;
(4)将酒石酸、色浆、聚维酮加入到纯化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水相,备用;
(5)将经过步骤(3)处理得到的油相倒入真空搅拌桶内,边搅拌边抽真空到-0.08kpa后停止抽真空,搅拌转速为75-77r/min,再使用抽水泵将经过步骤(4)处理得到的水相快速抽进桶内,边搅拌边抽真空到-0.08kpa后停止抽真空,继续搅拌5-8分钟后出料,得到水凝胶;
(6)将压纹膜、水凝胶、弹性无纺布,在涂布机上进行涂布,水凝胶涂布在弹性无纺布上,水凝胶的另一面贴上压纹膜,得到半成品;
(7)将半成品晾24小时,至水分含量为60%,剪切,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使用弹力无纺布作为附衬层,水凝胶均匀涂满弹性无纺布上,不留边无溢胶,增加退热贴的柔软性和贴服性。
2、本发明采用的水凝胶粘度适中,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自行脱落,与皮肤粘贴不会过于紧密,用完撕下时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水凝胶透气性好、降温性能优越。
3、本发明采用三点式,通过在两边太阳穴位置增加退热贴,由于太阳穴分布有大动脉和大量血管,可以加快退热,提高退热效果。
4、本发明的退热贴易贴易揭,安全方便,老少皆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新时代外用制剂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新时代外用制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20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焊面罩
- 下一篇:一种人造瘤颈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