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恒河猴肝癌模型、恒河猴肝癌细胞株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2087.0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3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修杰;钟治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康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A61K31/131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河 肝癌 模型 细胞株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恒河猴肝癌模型的方法,它是将二乙基亚硝胺施用于灵长类动物,二乙基亚硝胺的施用剂量为:40mg/Kg/次。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恒河猴肝癌细胞株及其用途。本发明动物模型可以用于啮齿类动物模型无法完成的肝癌预防因素、抗肝癌新药、肝癌放射治疗、肝癌外科手术治疗、影像学诊断等新技术的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河猴肝癌模型、恒河猴肝癌细胞株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肝癌,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肝脏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新诊病例达70万,仅2012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为78.2万,死亡病例为74.6万,目前因其治疗措施十分有限,肝癌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目前中国内地肝癌发病已位居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首,发病人数占全球的55%,死亡人数为全球的45%。如何提升肝癌的诊治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肝癌防治研究中急需解决的根本问题。肝癌动物模型,尤其是能更好预测临床疗效的肝癌动物模型是肝癌诊断、治疗新措施、新技术及抗癌新药的研发成功的关键。迄今,有关肿瘤基础研究和抗肿瘤新药疗效评价的体内试验研究都是用啮齿动物模型,包括免疫健全小鼠的可移植性同种动物模型和免疫缺陷或基因工程小鼠人体肿瘤可移植异种动物模型。虽然啮齿动物肿瘤模型为肿瘤基础研究和抗肿瘤新药疗效评价付出了巨大贡献,在相关研究领域广泛应用,但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如:荷瘤动物存活时间短,不适用于长时观察;小动物对外科手术、放疗等耐受差,不适用于连续动态观察;所荷肿瘤组织小,不适宜活检动态观察等。Smith等总结了猕猴、其他灵长类动物、狗和大鼠药物代谢和人的相关性,发现恒河猴中有71%经研究的化合物与人类相关性较好,狗的实验结果有19%、而大鼠仅有14%与人类近似。可见,利用啮齿动物模型研究疾病机制及研发药物,所获结果与人类临床疗效相关性很低,致使大多数新药在临床试验中被淘汰。啮齿动物在解剖学、病理生理和药物代谢反应等方面与人类差异较大,其试验结果与临床相关性或疗效可预测性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建立新的、更为有效的非人灵长目大动物肝癌动物模型势在必行。
恒河猴在解剖学、病理生理、免疫和药物代谢反应等方面与人类高度相似,其基因序列与人类疾病直系同源基因和药物靶点具有高度相似性。化学致癌剂,如:N-Nitrosodiethylamine(DENA),2-amino-3-methylimidazoquinoline(IQ),aflatoxin B1,sterimatocysti,HBV等可诱发恒河猴肝癌,其中以DENA对恒河猴致癌性较强,较稳定,HBV+DENA诱发的恒河猴肝细胞癌,其病理学发现与人肝癌相似。研究结果提示,DENA等可用于建立化学诱导恒河猴肝肿瘤模型。但既往研究主要关注化学致癌剂的致癌作用,并未提出通过化学致癌剂诱发恒河猴肝肝细胞癌,建立恒河猴肝癌模型、可移植性猴肝细胞癌细胞株、体内异种异位和原位或同种异位和原位可移植性肝癌模型,以期用于临床前肝癌诊断、治疗新措施、新技术及抗癌新药的研发。
目前世界上尚无可重复性建立的恒河猴肝癌模型和可移植性恒河猴肝细胞癌细胞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二乙基亚硝胺在制备用于筛选治疗肝癌药物的动物模型中的用途。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了恒河猴肝癌模型的建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肝癌动物模型的方法,它是将二乙基亚硝胺施用于灵长类动物,二乙基亚硝胺的施用方法和剂量为:40mg/Kg/次。
优选地,所述灵长类动物为恒河猴。
优选地,所述的二乙基亚硝胺的施用方法和剂量为:腹腔注射给药,每次40mg/Kg,每周一次,共施用20次。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肝癌动物模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恒河猴肝癌细胞株,它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的保藏号:CCTCC NO:C2015142的恒河猴肝癌细胞株M123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康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康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20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垂直波束倾斜受控的天线的多路移相器
- 下一篇:树脂组合物和有机电解液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