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3458.7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55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冬生;廉玉波;张金涛;罗红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11 | 分类号: | F16H48/11;B60K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轮 动力驱动系统 电动发电机 行星架 齿圈 联动 动力输出轴 差速器 啮合 输入轴 差速 同轴联动 原理实现 行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驱动系统和车辆。该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差速器,差速器包括:第一和第二行星架、第一和第二行星轮、第一和第二齿圈,第一和第二行星轮分别与第一和第二行星架连接,第一和第二行星轮分别与第一和第二齿圈啮合,第二行星轮还与第一行星轮啮合;输入部,输入部、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同轴联动;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出轴设置成与输入部联动;多个输入轴,每个输入轴设置成与动力输出轴联动;第一电动发电机和第二电动发电机,第一电动发电机与第一齿圈联动,第二电动发电机与第二齿圈联动。本发明的动力驱动系统的差速器利用行星差速原理实现差速功能,结构紧凑、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驱动系统、具有该动力驱动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发明人所了解的一种差速器技术中,差速器包括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主减从动齿轮)、行星齿轮、中心轮等,行星齿轮通过方轴、轴套安装在从动齿轮的副板上,且与中心轮啮合,用转动副和平面移动副实现其转动和移动功能,中心轮通过角向定位销和圆柱副或花键与左右两半轴连接,达到输出转矩的目的。这种差速器取消了原有的差速器左右壳体、行星齿轮轴等构件,改用方轴和轴套直接将行星轮安装在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的副板上,有效地减少了差速器的零件数目,简化了结构、减轻了重量。
但是,这种差速器利用了对称式锥齿轮结构实现轮间差速,只是针对传统的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的部分创新,并不能真正解决这种差速器结构轴向尺寸过大、壳体及锥齿轮质量大以及可靠性相对偏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动力驱动系统,该动力驱动系统的差速器利用行星差速原理实现差速功能,结构紧凑、简单。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该动力传动系统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包括: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和第一齿圈,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齿圈啮合;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和第二齿圈,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第二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第二齿圈啮合且所述第二行星轮还与所述第一行星轮啮合,其中,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构成所述差速器的两个动力输出端;输入部,所述输入部、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行星架同轴布置且所述输入部与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行星架联动;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设置成与所述输入部联动;多个输入轴,每个所述输入轴设置成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联动;第一电动发电机和第二电动发电机,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与所述第一齿圈联动,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与所述第二齿圈联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的差速器利用行星差速原理实现差速功能,结构紧凑、简单。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动力驱动系统还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设置成可选择性地接合所述多个输入轴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动力输出轴输出齿轮,所述动力输出轴输出齿轮与所述输入部啮合传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力输出轴输出齿轮与所述输入部构成主减速器,其中所述动力输出轴输出齿轮构造为主减速器主动齿轮,所述输入部构造为主减速器从动齿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输入轴与所述动力输出轴之间通过挡位齿轮副传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固定从动齿轮,每个所述输入轴上固定设置有固定主动齿轮,所述固定从动齿轮与对应的固定主动齿轮啮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个输入轴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34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差速器、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