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品排水沟的组合式检查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4034.2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7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米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E02D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8 | 代理人: | 范奇 |
地址: | 241003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品 排水沟 组合式 检查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水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成品排水沟的组合式检查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市政工程用地下网管检查井多为砖砌混凝土检查井,其主要存在如下缺点:首先强度低,砖砌结构的支撑强度低,尤其是靠近路面的砖砌结构变径缩口部分因作用力冲击易塌陷;其次井体施工周期长,施工复杂,由于必须手工现场堆砌,对土建要求高,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程度差,手工和用料的多少是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此外还存在不能更换、易破裂和渗漏而造成污染等缺陷,需频繁维修,而且,对于传统的检查井中的淤泥或者其他杂物的捞取比较麻烦,主要是通过环卫工人用专门的工件进行操作,给环卫工人的工作造成了不便。
随着HDPE材料在成品排水沟应用的不断推广,成品排水沟逐渐取代传统排水沟,成品排水沟根据排水系统的设计包括有无支管出水口的沟体、带支管出水口的沟体和检查井组成。无支管出水口的沟体和带支管出水口的沟体均为直线型排水沟,从结构基本相同,其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拼接卡扣或拼接卡槽。不同的是带支管出水口的沟体在侧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管接头,用于连接其他管路。而检查井从结构上与无支管出水口的沟体和带支管出水口的沟体明显不同,在铺设排水沟时需要根据排水情况每隔几米或十几米设置一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品排水沟的组合式检查井,该组合式检查井以带支管出水口的沟体为基础,并在其两侧的上部加装沟体加高板,该沟体加高板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可以与无支管出水口的沟体卡扣连接的拼接卡扣和拼接卡槽。当沟体加高板与无支管出水口的沟体拼接时,带支管出水口的沟体便可相对于整个排水沟向下降低一定的高度。由于该带支管出水口的沟体内安装有带U型槽的沟体内衬,该沟体内衬的下部设有沟槽密封板,该沟槽密封板将沟体内衬以下至U型头槽以上的区域进行密封,而在沟体内衬下部两个位于沟槽密封板之间设有一个带网孔的载物篮,该载物可以用于存放流入到排水沟内的杂物并对其进行过滤。其中,在排水沟拼接过程中,沟体内衬两端的拼接卡扣和拼接卡槽参与整个排水沟的拼接,即与无支管出水口的沟体上的对应结构进行拼接,拼接完成后沟体内衬的U型槽能够与无支管出水口的沟体的U型沟槽对接,保证水流通过时不会在沟体内衬的拼接处产生水流的落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成品排水沟的组合式检查井,包括带支管出水口的沟体,所述带支管出水口的沟体内设有U型沟槽,其前后两端部分别设有拼接卡扣和拼接卡槽,所述带支管出水口的沟体两侧的上边缘处安装有沟体加高板;所述U型沟槽内安装有沟体内衬;所述沟体内衬的下部安装有带网孔的载物篮。
进一步地,所述沟体内衬包括带U型槽的内衬本体;所述内衬本体的两端下部均设有沟槽密封板;所述内衬本体的U型槽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载物篮的沉孔;所述载物篮两个位于沟槽密封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沉孔内设有限位边;所述载物篮的上边缘处设有与限位边配合的挡边。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本体的两端部也设置有拼接卡扣和拼接卡槽;所述沟槽密封板为轮廓与U型沟槽内壁贴合的U型密封板;所述内衬本体设有拼接卡槽一端的沟槽密封板的边缘处设有拼接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本体和沟槽密封板均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带支管出水口的沟体的两侧边缘处设有第一护边;所述第一护边的上端面设有安装卡槽;所述带支管出水口的沟体内部设有垂直于第一护边的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上设有方形槽和镶块安装孔;所述镶块安装孔内镶嵌有带螺纹孔的金属镶件。
进一步地,所述沟体加高板的下部设有与第一支撑面接触配合的下支撑面;所述下支撑面设有与第一支撑面上的方形槽配合的定位凸起;所述沟体加高板的下部外侧设有与第一护边配合的定位台阶;所述定位台阶设有与第一护边上安装卡槽配合的安装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沟体加高板的上部外侧设有与第一护边平行的第二护边;所述第二护边的上端面也设有安装卡槽;所述沟体加高板的上部还设有与第一支撑面平行的上支撑面;所述上支撑面上也设有方形槽和镶块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沟体加高板的两端部也分别设有拼接卡扣和拼接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米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米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40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合流渠道截流井
- 下一篇:一种LID型城市雨水渗蓄净排水暗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