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保险风险管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24319.6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5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邵利铎;孙杰平;刘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8 | 分类号: | G06Q40/08;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周斌 |
地址: | 10002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物 识别 技术 保险 风险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保险风险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特征采集设备、智能终端和数据库服务器,还包括扩展设备,扩展设备可以和智能终端连接进行投保人的生物特征采集以及投保人数据库服务器的访问;
在应用方法中,包括四个区域来进行投保人数据的接收、采集和处理:
收集区,该区域用于收集和记录用户生物特征及相关数据,利用生物特征采集设备或者智能终端和扩展设备的组合对投保人的生物特征进行采集;
传送区,该区域用于将收集区记录的数据按照约定时效进行流转和传送,通过网络通信、固定设备进行数据的传输,将数据传送至数据库服务器;
验证区,该区域用于按照既定规则,将需要校验的投保人生物特征和数据库服务器内的存储区进行比对,校验通过,则按照规则返回相应结果,同时将生物特征更新至存储区;校验失败,则返回验证不通过;
储存区,该区域用于存储用户的所有生物特征数据,并使之结构化地存储于数据库服务器中;
规则区,该区域用于预先设定规则,传送区和验证区通过规则区获取相应规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保险风险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采集设备包括指纹采集器、虹膜采集器、麦克风和摄像头;投保人投保时,通过采集投保人的指纹信息、虹膜信息、声音纹路和面部特征来确定投保人的身份特征;被采集的投保人生物特征通过网络连接至数据库服务器中,数据库服务器中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投保人生物信息的存储;投保人需要进行理赔时,再次通过生物特征采集器进行投保人的生物特征采集,采集的数据通过网络传送至数据库服务器,通过和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的进行对比,校验通过,则按照规则返回相应结果,同时将生物特征更新至存储区;校验失败,则返回验证不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保险风险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采集设备通过获取数据库服务器中的采集规则进行投保人生物特征的采集,投保人在授权情况下对数据库服务器的采集规则进行配置,该配置包括选择生物特征的采样顺序,采样的次数,以及采样后的加密方式,投保人根据配置后的规则,按相应采样顺序和次数通过生物特征采集设备进行采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保险风险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投保人生物特征通过和服务器中存储的指定信息进行对比,对比通过,投保人信息得到权限进行更改,并可更新投保人的投保信息和业务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保险风险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投保人在生物特征改变的状态下,向保险公司出具保单信息、身份证明和受伤材料,并通过其中一个完整的生物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通过操作专员进行投保人的生物特征信息重新采集以更新投保人信息,其生物匹配特征授权后可以通过数据库服务器进行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保险风险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采集设备将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存入生物特征采集设备的临时存储区,由采集操作员确认后操作设备进行网络数据上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保险风险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将投保人的生物信息特征进行加密处理,加密后的信息通过压缩后存放在数据库服务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保险风险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信息特征进行加密处理的方法为:
S1:通过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加密信息的配置;
S2:选择加密方式,加密方式包括:1特征加密、2特征加密、3特征加密和4特征加密;
S3:选取某项特征加密后,通过生物特征采集设备进行投保人生物特征采集;
S4:将所有采集的特征转换成机器码,再将其机器码转换成ASCII码;
S5:采集特征不为1特征加密时,对多个特征的ASCII码进行乘积后,再降阶处理;采集特征为1特征加密时,对特征的ASCII码进行降阶处理;
S6:处理后得到运算特征M;
S7:将运算特征M再通过AES加密方式进行存储,作为用户生物特征的密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431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