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的汽车驱动桥差速器壳体单元装置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4409.5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55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夏松涛;高振山;梅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华冠齿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38 | 分类号: | F16H48/38;F16H48/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夏宪富 |
地址: | 47113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锥滚子轴承 差速器壳体 单元装置 右半壳体 从动轮 内圈 螺旋锥齿轮 汽车驱动桥 半壳体 机械性能 加工 塑性成形工艺 连接为一体 热处理工艺 尺寸保持 精密模锻 连接螺栓 零件毛坯 切削加工 使用寿命 圆锥滚子 轴承外圈 左半壳体 差速器 壳体 内凹 轴承 运载 汽车 | ||
1.一种高强度的汽车驱动桥差速器壳体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壳体单元装置设有:差速器左、右两个半壳体及其连接螺栓,分别位于该差速器左、右两个半壳体尾端的两个圆锥滚子轴承,分别安装在该差速器右半壳体外侧周边和内凹中间位置的、用于传递转动扭矩动力的螺旋锥齿轮从动轮和该差速器的中壳体;其中,差速器的左、右两个半壳体分别与其尾端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连接为一体构件,差速器的右半壳体还与螺旋锥齿轮从动轮组成一体构件;且该附带有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的差速器左半壳体、附带有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和螺旋锥齿轮从动轮的差速器右半壳体都是采用精密模锻塑性成形工艺加工制成零件毛坯,再经由热处理工艺和切削加工制成;所述差速器右半壳体外侧周边的螺旋锥齿轮从动轮的齿形是在精密模锻加工过程中直接成型的,该齿形的凹凸两面分别为热处理和切削精加工留有0.2—0.5mm的加工余量;所述差速器右半壳体是以齿形定位方式作为切削加工的基准面进行找正加工;同时,该螺旋锥齿轮从动轮的齿轮厚度相应减小3—15mm,并相应加大其背锥角的角度2—20°,使得该螺旋锥齿轮的齿轮强度得到增大;所述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的外径尺寸保持不变,但根据该轴承的圆锥滚子直径的增粗或保持不变,则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的厚度相应地保持不变或增加厚度,以增强该差速器壳体单元装置的机械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驱动桥差速器壳体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左、右两个半壳体的零件毛坯制造工艺由铸造改进为模锻,以提高其机械性能,并使得该两个半壳体的壁厚和外形尺寸相应缩小3~10%,且右半壳体不再设有加强筋,实现构件轻量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驱动桥差速器壳体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的中壳体是采用精密模锻塑性成形工艺加工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驱动桥差速器壳体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左右两个半壳体的尾端、用作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位置的转轴外表面的热处理工艺要求是:表面硬度58-64HRC,表面粗糙度Ra≤0.5μm。
5.一种汽车驱动桥差速器壳体单元装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操作步骤:
步骤1,分别采用包括下料—镦粗—预锻—终锻的精密模锻塑性成形工艺加工制成下述三个零件:带有螺旋锥齿轮从动轮及其尾端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的差速器的右半壳体、尾端带有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的差速器的左半壳体和该差速器的中壳体;
步骤2,分别对该三个零件采用热处理工艺进行表面处理和完成切削加工;该步骤2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21)带有螺旋锥齿轮从动轮及其尾端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的差速器的右半壳体的加工工艺操作步骤包括:等温正火—喷丸—以齿形定位进行包括齿形、轴承内圈及其外形的车削加工—精铣齿形—齿形和轴承内圈的磨削加工;
(22)尾端带有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的差速器的左半壳体的加工工艺操作步骤包括:等温正火—喷丸—轴承内圈及其外形的车削加工—轴承内圈的磨削加工;
(23)差速器的中壳体的加工工艺操作步骤包括:等温正火—喷丸—中壳体外形的车削加工—磨削加工;
步骤3,利用该三个零件与其他相应的零部件完成差速器壳体单元装置的装配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差速器的右半壳体的模锻工序为:下料—镦粗—不出齿形的预锻—锻出齿形的终锻—喷丸去氧化皮—磷化皂化—精整齿形;差速器的左半壳体的模锻工序为:下料—镦粗—预锻—终锻;差速器的中壳体模锻工序为:下料—镦粗—冲孔—辗环—终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华冠齿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华冠齿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44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积木式螺杆的修复工艺
- 下一篇:一种车用车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