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直管灯的灯管及灯头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4523.8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5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江涛;项张勇;陈邵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7 | 分类号: | F21K9/27;F21V19/00;F21V29/87;F21V29/89;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直管灯 灯管 灯头 连接 方法 | ||
一种LED直管灯的灯管及灯头连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涂布一热熔胶于灯头的内表面上;将灯头套设在灯管的端部;以及通过一外部加热设备使得热熔胶发热膨胀后充填在灯头的内表面和灯管的端部的外表面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直管灯一种LED直管灯的灯管及灯头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LED照明技术正快速发展而取代了传统的白炽灯及萤光灯。相较于充填有惰性气体及水银的萤光灯而言,LED直管灯无须充填水银。因此,在各种由像是传统萤光灯泡及灯管等照明选项所主宰的家用或工作场所用的照明系统中,LED直管灯无意外地逐渐成为人们高度期待的照明选项。LED直管灯的优点包含提升的耐用性及寿命以及较低耗能。因此,考虑所有因素后,LED直管灯将会是可节省成本的照明选项。
已知LED直管灯一般包括灯管、设于灯管内且带有光源的电路板,以及设于灯管两端的灯头,灯头内设有电源,光源与电源之间通过电路板进行电气连接。然而,现有的LED直管灯仍有以下几类质量问题需解决:
现有LED直管灯中,灯头与灯管之间粘接时通常使用白胶,当其直接套接灯头后,不易控制白胶溢出的状况,如果不去除多余的白胶,则影响美观、造成遮光问题;如果要去除多余的白胶,则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工在制造过程擦拭,造成生产障碍及低效率。
在公开号为CN102777788A的中国专利申请案揭示一种LED日光灯管,包括灯管本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灯管本体两端用于连接电源的堵头,在灯管本体两端的表面设置磁块,在堵头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磁块相对应的凹槽,凹槽的表面为铁皮,藉此设置达成磁性连接的效果。然而传统的白胶黏着和耐久性不佳,磁性连接的效果有限,不如透过粘性介质达成连接效果。
有鉴于上述问题,以下提出本发明及其实施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LED直管灯的灯管及灯头连接方法,以及一种主要用于该连接方法所使用的加热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LED直管灯的灯管及灯头连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涂布一热熔胶于灯头的内表面上;将灯头套设在灯管的端部;以及通过一外部加热设备使得热熔胶发热膨胀后充填在灯头的内表面和灯管的端部的外表面之间。
可选的,所述热熔胶位于所述的容置空间中。优选的,所述热熔胶未完全填满所述容置空间。优选的,部分热熔胶位于所述第二管内表面和末端区外表面之间的空间。
可选的,所述热熔胶填充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位置借由一与灯管轴向垂直的第一虚拟平面通过,沿径向方向,所述第一虚拟平面依次通过所述导热部、所述热熔胶及所述灯管的外周面。
可选的,所述热熔胶填充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位置借由一与灯管轴向垂直的第二虚拟平面通过,沿径向方向,所述第二虚拟平面依次通过所述导热部、所述第二管、所述热熔胶及所述末端区。
可选的,所述热熔胶填充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位置借由一与灯管轴向垂直的第一虚拟平面通过,沿径向方向,所述第一虚拟平面依次通过所述导热部、所述热熔胶及所述灯管的外周面;所述热熔胶填充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位置还借由一与灯管轴向垂直的第二虚拟平面通过,沿径向方向,所述第二虚拟平面依次通过所述导热部、所述第二管、所述热熔胶及所述末端区。
可选的,所述热熔胶,其主要的组成物包括:酚醛树脂2127#、虫胶、松香、方解石粉、氧化锌、乙醇,所述热熔胶在摄氏200-250度的温度时,体积相较在室温时膨胀1至1.3倍。
本发明另外提供一种用于LED直管灯的灯管及灯头连接的外部加热设备,所述LED直管灯的灯头插设于所述外部加热设备,所述外部加热设备包括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直径大于所述LED直灯管的灯头外径,所述感应线圈通电后发热,并将热量传导至所述LED直灯管的灯头进行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45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