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井用泡排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5494.7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4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潘宝风;刘徐慧;兰林;杨兵;李尚贵;杨东梅;陈颖祎;刘多容;康杰;李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84 | 分类号: | C09K8/584;C09K8/588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王统国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球 芯体 制备 气井 膏状物 混合料 积液 聚乙烯醇溶液 熔化 半成品表面 烘干设备 径向小孔 下落过程 原料混合 可溶解 泡排剂 球状芯 烘干 包覆 挤入 开孔 喷涂 碰碎 半成品 模具 蒸发 挤压 溶解 送入 合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井用泡排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泡排球主要由泡排剂制成的球形芯体和包覆于芯体上的可溶解包衣组成,所述包衣上设有至少一个通至芯体的径向小孔。制备方法包括:1)泡排球芯体的原料混合并搅拌均匀;熔化并蒸发,使混合料的质量百分含水量≤5%;2) 将混合料捏合成膏状物;将膏状物挤入模具中,挤压得到球状芯体;3).将聚乙烯醇溶液喷涂球形芯体上,得到泡排球初品;4).将泡排球初品送入烘干设备中,烘干,得到泡排球半成品;5).将泡排球半成品表面处理,并开孔,得到泡排球成品。本发明在下落过程中不易碰碎,能够深入积液内,与积液混合后,其溶解速度能够实现控制、作用时间长、携液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泡排球,具体是一种气井用泡排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气藏的长期开发,地层能量不断下降而凝析水不断析出,导致气井内积液增加。为解决因井筒积液影响生产的问题,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向井筒内加注含有起泡与稳泡作用的泡排剂,使积液与泡排剂接触后产生大量低密度含水泡沫,泡沫携水随气流从井底到地面排出井筒,达到排出井筒积液而实现稳产增产的目的。
常规泡排产品主要采用泡排剂与固体泡排棒。泡排剂进入井筒后迅速与积液混合起泡,特别是通过油管加注还存在泡排剂主要分布在井底积液上部形成飘浮状态,难于达到井底,导致上层积液中大量活性剂在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时被迅速排出井外,所以液体加注方式具有作用时间短、效率低的特点,不能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而泡排棒在应用于井底管柱结构复杂的井时,尤其在大斜度井中,会出现长条形泡排棒在井筒内下落过程中被中途卡住情况,无法进入积液段,影响了泡排效果。
为了解决以上常规泡排产品存在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泡排球研究与应用。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气井用泡排球及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3468234A;公开日:2013.12.25),该技术是将泡排剂制成体积紧凑的球体状,其在下落过程中不易被卡住,在积液中能下沉到井筒较深位置,由内到外溶解的特点使其也具有一定缓慢释放作用。但是,该技术的泡排球在井筒内下落过程易碰碎,而且仍存在溶解快、作用时间短、携液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易碰碎、溶解速度能够实现控制、携液效率高的气井用泡排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井用泡排球,所述泡排球主要由泡排剂制成的球形芯体和包覆于芯体上的可溶解包衣组成,所述包衣上设有至少一个通至芯体的径向小孔。
所述包衣上的小孔为10~20个。
所述小孔的直径为3~5mm。
所述泡排球的芯体原料配比按下述质量百分比计算:
C
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 30~40%,
C
胍胶粉 1~5%,
聚乙烯醇 1~5%。
所述泡排球的包衣为聚乙烯醇。进一步的,所述聚乙烯醇的醇解度≥85%。
上述气井用泡排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 将制备泡排球芯体的原料混合在一起,并搅拌均匀;在100~120℃条件下进行熔化并蒸发,使混合料的质量百分含水量≤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54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拖车绳
- 下一篇:内置加强拉带的瓦楞纸箱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