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箱连接件及使用该连接件的配电箱安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5665.6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0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吕娟;张艳婷;窦辉;姚琳;白志红;徐进;李明明;魏伟;张文华;郭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赵敏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箱 连接 使用 安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箱连接件及使用该连接件的配电箱安装架,该配电箱连接件包括用于与配电箱安装架的其中一个支撑立柱连接的、长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接件本体,连接件本体具有用于承托配电箱的承托部以及用于与配电箱的侧壁连接的连接部。在安装配电箱时,可将配电箱放置在两个支撑立柱之间的安装空间内,承托部能够承托配电箱,连接部与配电箱的侧壁连接,这样可以保证配电箱稳定可靠的固定在安装架上。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配电箱安装过程复杂、安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箱连接件及使用该连接件的配电箱安装架,属于配电箱的安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人身误碰配电箱以保证人身安全,配电箱通常安装在具有一定高度的安装架上。使用时,将配电箱固定在安装架上,配电箱与输电线缆连接,配电箱、输电线缆和安装架构成配电装置。例如授权公告日为2013.05.08、授权公告号为CN202930799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这样一种配电箱的安装架和配电装置,该安装架包括两根第一支撑立柱和两根第二支撑立柱,两根第一支撑立柱左右平行设置,两根第二支撑立柱左右平行设置,第一支撑立柱和第二支撑立柱前后对应设置,对应的第一支撑立柱和第二支撑立柱之间连接有横梁,两第一支撑立柱之间连接有后侧配电箱安装杆,两第二支撑立柱之间连接有前侧配电箱安装杆,前侧配电箱安装杆和后侧配电箱安装杆上均设置有安装配电箱的安装孔,配电箱通过穿装在安装孔内的螺栓固定在配电箱安装杆上。由于该安装架只有配电箱安装杆与配电箱固定连接,如果采用该安装架来固定配电箱,为了保证配电箱固定牢固可靠,在安装配电箱时,需要保证配电箱与配电箱安装杆之间设置多处连接结构,既需要使配电箱的后侧壁与后侧配电箱安装杆固定,又需要配电箱的上侧壁、下侧壁分别与前侧配电箱安装杆固定,这样造成配电箱安装过程比较复杂,降低了安装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箱连接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配电箱安装过程复杂,造成安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连接件的配电箱安装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配电箱连接件,包括用于与配电箱安装架的其中一个支撑立柱连接的长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接件本体,所述连接件本体具有在与配电箱安装架连接后用于承托配电箱的承托部以及用于与配电箱的侧壁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承托部包括设置于连接件本体下端的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承托板。
所述连接件本体包括具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角形结构,第一、第二侧板中的一个形成用于与配电箱的侧壁连接的配电箱连接部,另一个形成用于与支撑立柱的前侧面连接的立柱连接部,所述承托板位于配电箱连接部的下端。
所述承托板远离配电箱连接部的一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翻沿。
所述连接件本体的高度U数为整U。
配电箱安装架,包括左右设置的左支撑立柱和右支撑立柱,左支撑立柱和右支撑立柱之间具有用于安装配电箱的安装空间,左支撑立柱和右支撑立柱上分别连接有配电箱连接件,两配电箱连接件左右对称设置,配电箱连接件包括长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接件本体,所述连接件本体具有用于承托配电箱的承托部以及用于与配电箱的侧壁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承托部包括设置于连接件本体下端的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承托板。
所述左支撑立柱和右支撑立柱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连接件本体包括具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角形结构,第一、第二侧板中的一个形成用于与配电箱的侧壁连接的配电箱连接部,另一个形成用于与支撑立柱的前侧面连接的立柱连接部,所述承托板位于连接部的下端。
所述承托板远离配电箱连接部的一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翻沿。
所述连接件本体的高度U数为整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56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纯净工质叶轮机构
- 下一篇:一种椭圆非圆齿轮驱动的八叶片差速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