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隐静脉剥脱导管的自锁卡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26034.6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7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蒋劲松;冯海全;王永刚;张弢;仇洪然;王惟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爱瑞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剥脱 导管 锁卡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医疗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大隐静脉剥脱导管的自锁卡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隐静脉曲张临床治疗过程中,常用的手术疗法是把曲张的静脉结扎并彻底抽剥,传统的手术方式是从大腿根部到小腿内侧部多处切口以切除曲张静脉,这种方法存在创伤大、病人较痛苦、住院时间长、瘫痕多、美容效果较差的缺点。目前市面上所售的一次性静脉剥脱装置,其卡头并没有特殊的防自锁设计,所以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繁琐,且一次剥脱成功率低,从而发生剥脱血管被抽断的现象,医生需重新在抽断部位做切口进行剥脱,易造成周围组织及神经损伤,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延长了手术时间。
因此,开发和研制准确高效静脉卡头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快速固定血管与剥离头的大隐静脉抽剥自锁卡头装置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隐静脉剥脱导管的自锁卡头装置,包括卡头螺帽和自锁螺钉,所述自锁螺钉顶部设有卡阻部位,外侧中间部位设有自锁螺纹,下端设有锥度导向片,内侧设有纵向装配槽;所述卡头螺帽内侧中间部位设有与自锁螺钉相配合的纵向内螺纹,内侧下端设有锥度槽,底部设有与自锁螺钉的纵向装配槽同心的圆孔,所述圆孔与锥度槽相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头螺帽外表面与自锁螺钉上端为圆滑设计,没有锐利的边缘。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头螺帽呈子弹头状流线型、锥形、球形或圆柱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纵向装配槽的夹持部为对称的平面、槽型、U型或V型。
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卡头螺帽和自锁螺钉活动连接到牵引绳接头。
本发明的自锁卡头装置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尼龙、聚丙烯、聚乙烯、苯乙烯一丙烯睛一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聚碳酸酷、亚克力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结构简单,用圆弧卡头螺帽本体和自锁螺钉固定血管与剥脱头,代替了传统手术中用手术线固定血管与剥脱头,并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痛苦。
2.本发明通过对自锁卡头设计,使得牵引绳穿越血管,增加装置穿越性能,最大程度的减轻对血管内膜及剥脱血管周边组织的损伤,并能有效防止剥脱血管过程中卡头的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本发明的总体装配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本发明的自锁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本发明的卡头螺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本发明的卡头螺帽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本发明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其中:1、自锁螺钉;2、卡头螺帽;3、纵向装配槽;4、自锁螺纹;5、导向片;6、圆孔;7、内螺纹;8、锥度槽;9、接头;10、缆绳;11、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4所示,一种大隐静脉剥脱导管的自锁卡头装置,包括卡头螺帽2和自锁螺钉1,所述自锁螺钉顶部设有卡阻部位,外侧中间部位设有自锁螺纹4,下端设有锥度导向片5,内侧设有纵向装配槽3;所述卡头螺帽内侧中间部位设有与自锁螺钉相配合的纵向内螺纹7,内侧下端设有锥度槽8,底部设有与自锁螺钉的纵向装配槽同心的圆孔6,所述圆孔与锥度槽相通。
所述卡头螺帽外表面与自锁螺钉上端为圆滑设计,没有锐利的边缘。
本发明的卡头螺帽有不同规格,按截面直径为5~20mm的卡头螺帽,可根据病人血管直径选择。
参见图5所示,本发明在使用时,将缆绳10的接头9插入大隐静脉中,逆行进入静脉主干,并从受阻部创口穿出。将自锁螺钉安装在套有血管的缆绳上,并将卡头螺帽安装在自锁螺钉上,使静脉血管与自锁卡头装置固定,再将手柄11固定在缆绳的另一端与接头配合,用力抽出缆绳将血管与自锁卡头装置一起抽出,即可完成辅助大隐静脉抽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爱瑞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爱瑞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60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