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液态奶产品风味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26855.X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3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孟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军明 |
主分类号: | A23C9/14 | 分类号: | A23C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400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液态奶 产品 风味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液态奶产品风味的加工方法,经风味回收及反添加技术制备牛奶产品的加工方法制备的牛奶。
背景技术
牛乳含有丰富的钙质、蛋白质及维生素,是营养价值高的饮品,是日常食物中钙的最佳来源。许多营养学家都强调多喝牛奶的重要性。而我国居民的牛奶摄入量却远不及欧美日等先进国家。人们不爱喝鲜奶的一个原因是味道不佳、造成腹泻及不习惯饮用。若能在制作上研究改善牛乳风味,应可提高我国人民应用牛奶的意愿,进而增加人民牛奶的摄入量。
传统生产牛乳过程中经过生乳的接受、储存、均质、杀菌及无菌包装成产品、此生产过程无法避免牛乳与空气接触,因此导致其溶氧量逐渐上升,尤其是杀菌时候,高温更会使氧气与牛乳中的含硫氨基酸发生反应,产生不良风味,导致产品的风味下降。为了避免这样的反应,国内公司采用了脱气技术,减少了氧气的溶解,提高产品干物质含量,但同时会将牛奶中的香味物质挥发出去,使得牛奶的风味物质下降,口感下降,本发明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让牛奶更加好喝。
发明内容
1.一种通过脱气部分回收技术制备长保质期牛乳的方法,其保质期可达3个月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气技术,其中脱气条件为60-90℃、真空压力为0.08-0.12Mpa。经过脱气的物质经过冷凝设备冷凝,并收集冷凝水再次加入产品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方法,其中所述牛奶经过预热处理,预热温度为55-80℃,并经过均质,均质压力为150-250bar。其中牛奶在均质后可经过85℃15s的巴氏杀菌处理,其目的是为了激活芽孢菌,便于在UHT杀菌时彻底杀灭。其中均质、脱气及巴氏杀菌工序可根据实地要求进行调整,及均质、脱气可以进行互换。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牛奶再经过137℃+2℃,4-6s杀菌。可以针对不同的设备对参数进行一定的微调,如采用VTIS杀菌机及杀菌温度调整为14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牛奶杀菌前可以选择均质或不均质,也可选择脱气不脱气,脱气的需要增加冷凝水回收设备。有的生产为了进一步调整产品的干物质含量或者对产品的保质期内更加有效的控制脂肪上浮,在UHT杀菌单元会增加脱气及均质的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牛奶经过无菌灌装灌入无菌包装中。本发明针对的是长保质期的产品的工艺。由于在短保证期的巴氏牛奶中,一般不会采用脱气的工序,因此没有必要增加风味物质的回收技术。若巴氏牛奶中有脱氧的工艺,本发明同样适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为:
1、通过脱气技术对产品进行脱气,进而达到产品溶氧量降低。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为:
2、对脱气去除的物质进行部分回收,并对回收物质进行定量添加。
如无特殊说明,本说明书中的科技术语的含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一般理解的含义相同,但如有冲突,则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如无特殊说明,本说明书中的重量份是相对于100重量份最终得到的奶粉产品而言的,而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涉及组分量、工艺条件等的所有数值在所有情形中均应理解被“约”修饰。涉及相同组分或性质的所有范围均包括端点,该端点可独立地组合。由于这些范围是连续的,因此它们包括在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每一数值。还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引用的任何数值范围预期包括该范围内的所有子范围。
本说明书中,涉及制备调制奶时,术语“原料”是指将要添加到体系中的物料,原料包括将在调制奶生产的任何步骤(例如灭菌前、灭菌后)中添加至体系中的物料。
本发明的方法
一种提高液态奶产品风味的加工方法,经风味回收及反添加技术制备牛奶产品的加工方法制备的牛奶。所述方法包括生牛乳脱气工艺、风味回收及添加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乳的制备主要包括牛奶检验、调奶、预热、均质、巴氏杀菌、灭菌、灌装等步骤。
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混合物料预热至50-70℃,然后进行均质。均质的目的是使添加的各种组分分布均匀,以增加物料的稳定性。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可以采取二级均质。一级均质的压力为10-25Mpa,优选15-20Mpa。二级匀质的压力为6-10Mpa,优选4-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军明,未经孟军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68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悬架振动能量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防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