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语语音转换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6926.6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8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超 |
主分类号: | G09B21/00 | 分类号: | G09B21/00;G06F3/01;G06F3/16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36 | 代理人: | 刘晓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语 语音 转换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语翻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语到语音的转换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据统计我国现有聋人人口2057万,手语是他们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主要工具。手语对聋哑人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事情,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更像是一门外语。在国内,如上海,会手语人数不超过1万人,普及率不到千分之一。较低的手语普及率极大地阻碍了听障人和健全人的有效沟通。因此,设计出一种能让聋哑人和普通人进行语言沟通的工具十分必要。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存在众多的地方手语,给聋人之间交流带来了不便。双拼掌语以汉语拼音为基础,手语动作简单,易于掌握,非常适合推广应用。双拼掌语,以掌语人假定的四个屋角为参照系,两手掌伸向不同的方位表达一个字音,两手掌弯曲配合也可表达一个字音,两次手语动作表达一个字音,字母动作清楚,对聋哑人手指灵活度的要求较低。例如声母b的动作为:左手掌指向对面的前上方,右手掌指向对面的前上方;韵母a的动作为左手掌指向对面的前上方,右手掌抱胸。两个动作配合即为ba的发音。再配以声调,去声动作左掌屈、右掌屈,即准确无误的表达“爸”。
若通过仪器识别双拼掌语的每一个动作,并将其转换为语音,则可以实现聋哑人与普通人的直接语音交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缺少聋哑人与普通人直接语音交流设备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硬件要求低,数据库易于建立,能够实现聋哑人与普通人交流任意语句的手语语音转换装置及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手语语音转换装置,包括显示器、手环、指环及控制器,所述显示器内安装有用于接收语音的话筒和将语音转换为文字的语音文字翻译芯片;所述手环上设置有扬声器;所述指环上设置有切换按钮,所述切换按钮包括切换两个由相同动作表达的不同拼音音节的shift按钮和从多个待选项中选择目标值的选定按钮;所述显示器、手环及指环内均安装有距离检测器,所述距离检测器包括信号收发器及距离转化芯片;所述控制器与显示器、距离检测器、扬声器通信连接,手语者表达时控制器接收距离检测器检测的距离值,并将数据库中预存的手语动作距离值与对应的拼音音节匹配,然后控制扬声器发声;当语音者表达时,控制器控制显示器显示语音文字翻译芯片得到的文字信息。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器为包括眼镜架和显示屏的头戴式显示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眼镜架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距离检测器为TI CC2541集成芯片,所述信号收发器为射频收发器。
作为优选,所述眼镜架上设置有控制转换装置开启和关闭的系统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指环由软质材料制成,所述手环上设置有存放置换的指环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手语语音转换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手语到语音的转换,a、分别检测双手手指到手腕和手指到头部的距离,将目标距离值传输给控制器;b、控制器将距离值与数据库中的拼音音标进行匹配,获取目标音标后显示在显示屏上;c、扬声器播放手语动作所对应的词语读音。
作为优选,还包括语音到文字的转换过程,话筒收集语音者的语音经语音文字翻译芯片转化为文字,显示在显示屏上。
作为优选,初次运行步骤a前还包括初始化过程,按下切换按钮一定时间后,按照提示完成指定动作,控制器获取指定动作对应的距离值并存储。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与步骤c之间还包括b1,当数据库匹配获得不止一个音标,则通过选定按钮选择正确音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以双拼掌语为基础,结合电磁波距离识别技术,精确检测手语动作中手腕、手指及人体距离,实现手语到语音的准确转化;整个装置对硬件要求低,适合生产推广;且对于数据的建立相对容易,只需包含拼音音标、声调及数字等对应的基本手语动作即可,无需包含成千上万个繁冗复杂的手语动作,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手语语音转换装置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手语语音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手语语音转换方法的流程图;
以上各图中:1、显示器;11、显示屏;12、眼镜架;2、左手环;3、右手环;4、左指环;5、右指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超,未经王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69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