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急呼叫系统及其通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27597.7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6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修科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竹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4 | 分类号: | G08B21/04;G08B25/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急 呼叫 系统 及其 通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别通信领域,涉及一种紧急呼叫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无线紧急呼叫器基本上都采用bt、433Mhz、ZeegBee等无线通信技术,大部分都是通过简单的点对点连接方式,紧急呼叫器直接向家庭终端发送呼叫事件来完成紧急呼叫。
在使用中存在很多缺陷,比如房子空间比较大,在卫生间或某个角落里面出现紧急事件时,由于无线通讯距离或穿墙能力的不足,消息经常会发送不出去,从而出现漏报。即使现在ZeegBee自组网技术应用到智能家居中,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同样存在消息漏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紧急呼叫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紧急呼叫系统的通信方法,所述紧急呼叫系统包括终端和多个呼叫器,所述终端和所述呼叫器均设有收发一体的射频模块,所述射频模块具有设备标识码,所述多个呼叫器至少包括第一呼叫器及第二呼叫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呼叫器检测到紧急事件时产生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呼叫器的设备标识码;
所述第一呼叫器将所述第一信号向所述终端进行广播,以使得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设备标识码确定发生紧急事件为第一呼叫器;
所述第一呼叫器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终端的第一应答信号时将所述第一信号调整为第二信号进行广播,以使得临近的所述第二呼叫器接收到所述第二信号向所述终端进行透传。
可选地,所述第一呼叫器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终端的第一应答信号时将所述第一信号调整为中继透传信号进行广播,以使得临近的所述第二呼叫器接收到所述第二信号向所述终端进行透传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呼叫器透传成功后所述第一呼叫器接收所述第二呼叫器的第二应答信号。
可选地,所述呼叫器与所述终端之间以及所述第一呼叫器与所述第二呼叫器之间均采用433Mhz射频通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紧急呼叫系统的通信系统,所述紧急呼叫系统包括终端和多个呼叫器,所述终端和所述呼叫器均设有收发一体的射频模块,所述射频模块具有设备标识码,所述多个呼叫器至少包括第一呼叫器及第二呼叫器,所述第一呼叫器检测到紧急事件时产生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呼叫器的设备标识码,所述第一呼叫器将所述第一信号向所述终端进行广播,以使得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设备标识码确定发生紧急事件为第一呼叫器,所述第一呼叫器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终端的第一应答信号时将所述第一信号调整为第二信号进行广播,以使得临近的所述第二呼叫器接收到所述第二信号向所述终端进行透传。
可选地,所述呼叫器包括重力感应装置、射频模块、紧急按钮以及控制器,所述重力感应装置检测用户姿态的变化并根据姿态变化情况输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姿态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出现摔倒,当出现摔倒情况时所述控制器利用射频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紧急呼叫信号,所述紧急按钮用于用户主动触发生成触发信号输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触发信号则产生第二紧急呼叫信号,并将所述第二紧急呼叫信号通过射频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
可选地,所述呼叫器与所述终端之间以及所述第一呼叫器与所述第二呼叫器之间均采用433Mhz射频通信。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为直传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为中继透传信号。
可选地,所述终端为家庭终端,所述呼叫器为手环。
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在第一呼叫器采用第一信号广播紧急呼叫不能被终端接收时,可以采用第二信号利用其他呼叫器进行中继转发紧急呼叫,使得出现紧急事件时,用户可以通过呼叫器呼叫可以被终端接收到,使得通信更可靠,准确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紧急呼叫系统的通信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紧急呼叫系统的通信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a是本发明提供的紧急呼叫系统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b是本发明提供的紧急呼叫系统进行直传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c是本发明提供的紧急呼叫系统进行中继透传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d是本发明提供的紧急呼叫系统的呼叫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竹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竹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75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