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河道水环境改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7626.X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6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叶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靓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3/02;C02F9/14;C02F11/00;C02F11/02;C02F11/06;E03B3/02;E03B3/12;E03B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沈强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河道 水环境 改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改善低流量城市河道水环境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喜欢濯水而居,城市也引水而起,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内河甚至周边的河道逐步沦为巨型下水道,造成河流水质不断下降,恶臭难闻。根据《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423条主要河流、62座重点湖泊(水库)的968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水质,Ⅰ、Ⅱ、Ⅲ、Ⅳ、Ⅴ、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占3.4%、30.4%、29.3%、20.9%、6.8%、9.2%,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这与2013年的环境状况公报: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71.7%、19.3%和9.0%相比较更为恶化。这说明全国河流水体污染整体仍较为严重,污水仍然在不断进入河道,连同水利发电行为,大部分河道丰水期洪涝不断,枯水期干河床一片一片,河道已不适合大型动物生存,鱼虾不见,恶性循环。因此,改善河流状况迫在眉睫,且又极其复杂。
健康的生态系统构建的核心是恢复脆弱的高等水生植物系统,构建相对完整的生物网。特别指出的是沉水植物,其在水体中可以净化水质、通过竞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和躲避攻击的场所,是维持水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中非常重要的功能性结构。
河道水生态修复技术根据实施方式分为三大类:
1、河流形态、河道纵断面、河床和边坡结构形式、水动力条件等河道特性的修复,通过修复能使河道为生态系统的自循环提供良好的条件;
2、河道沿岸保护的植物种植、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的恢复性投放,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渐达到为破坏的状态;
3、借助于人类工程手段,如清淤、生物接触氧化、曝气等方法,加速污染水域的水质改善,提高水生态系统的净化恢复能力。
将河道自然弯曲改直是人类的一厢情愿的错误行为,硬质驳岸或河底使河道更加不健康。恢复河道自然状态,回归本真是最终极目标,但很多城市内河道周边已经地产开发,已不具备改变河流形态、河道纵断面、河床和边坡结构形式、水动力条件等的条件,其生态修复的主要原则应建立在直立人工驳岸特点上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城市河道水环境改善方法,用于解决如何改善城市河道水环境的技术问题。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城市河道水环境改善方法,它包括:
水位保持:使城市河道水位高度保持在一定范围,主要目的为通过对河道断面的改变,设置局部斑点型深潭,其一、保证河水尽量不断流,减少沉水植物因脱水死亡;其二、即使断流在深潭保留一部分水是鱼类等水生生物得以避难;
水质改善:对水体使用絮凝剂或氧化剂,使水体的悬浮液混凝,然后沉降,以提高水体的透明度;
底泥改善:细化底泥粒径,改善底泥氧化还原条件,消杀底泥有害生物;
上游浮渣截留去除:在所述城市河道上游设置用于去除水面漂浮物的格栅;
生态驳岸防护:通过包括生态六角砖或/和湿生植物或/和藤蔓植物对驳岸进行保护,增进边坡稳定。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它还包括高等水生植物植被恢复:依靠沉水植物搭配少量浮叶植物进行河底植被构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通过所述水质改善使水体中溶解氧>5mg/L,透明度达到水深的30%-50%以满足沉水植物的光补偿条件,PH值6.5-8.5之间,水底氧化还原电位>270,叶绿素a含量<20mg/L。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底泥改善:对泥质进行松化、纯化、氧化,使泥质孔隙水溶解氧>2mg/L,PH值6.5-8.5之间,泥质不发黑发臭、不板结;以满足高等水生植物初次种植后能够得以良好的扎根成活及蔓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它还包括建设生态植物浮岛:在河道中间和/或岸边设置生态浮岛,利用植物生长基块、固定装置、挺水及浮水植物吸收水体营养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靓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靓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76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平衡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能切换模式的生物反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