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节能的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自供能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8028.4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2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闫帅;孙维超;高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7/018 | 分类号: | B60G17/018;B60G17/019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岳昕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节能 汽车 主动 悬架 系统 自供 控制 方法 | ||
1.面向节能的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自供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根据主动悬架系统的性能指标要求,设计主动悬架系统的反馈控制器;
步骤二、基于电机所处状态和电源的充放电情况,将主动悬架系统中的电机分为3个工作区域,3个工作区域分别为:
区域一:电机处于电动机状态,消耗电能,电源耗电;区域二:电机处于发电机状态,产生电能,电源耗电;区域三:电机处于发电机状态,产生电能,电源充电;
步骤三、由自供能判别条件,判别主动悬架系统是否能够实现自供能,判别方法如下:
计算电源的平均能量消耗其表达式为
式中,G0(ω)是路面输入的功率谱密度函数,es(ω)为功率传递函数,es(ω)的表达式为:
es(ω)=R|Gi(jω)|2+ki|Gv(jω)||Gi(jω)|cos(φv(ω)-φi(ω)) (2)
其中,Gi(jω)为电枢电流i的频率特性;Gv(jω)为悬架相对运动速度v的频率特性;φi(ω)为Gi(jω)对应的相角;φv(ω)为Gv(jω)对应的相角,ki为电磁力参数;
当G0(ω)=1时,即路面输入是强度为1的白噪声,式(1)可化为
若则主动悬架系统能够实现自供能,执行步骤四;若则主动悬架系统无法能够实现自供能,执行步骤一;
步骤四、计算模式变量γ,通过γ值判断出电机的工作区域和悬架所处的工作模式,其过程如下:
定义γ为电机工作区域的模式变量,
式中,i为电枢电流,v为悬架的相对运动速度,R为电机电阻;ki为电磁力参数;
电枢电流i在理想条件下为期望电流i*,此时,
所述工作模式分为驾驶模式、制动模式和馈能模式;
当γ≥0时,电机的工作区域为区域一,主动悬架系统处于驾驶模式;
当γ≤-1时,电机的工作区域为区域二,主动悬架系统处于制动模式;
当-1<γ<0时,电机的工作区域为区域三,主动悬架系统处于馈能模式;
步骤五、根据步骤四判断出的悬架工作模式,为每一种悬架工作模式设计对应的工作电路,根据每种悬架工作模式下电机回路中可变电阻Rvar与期望电流i*之间的关系,切换相应的工作电路完成悬架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和电流流动方向的改变,从而实现自供能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80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空调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减振器弹簧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