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复合体、电极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及锂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28052.8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0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寺冈努;横山知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64 | 分类号: | H01M4/64;H01M4/36;H01M4/62;H01M4/139;H01M10/0562;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田喜庆;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复合体 制造 方法 锂电池 | ||
1.一种电极复合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复合体具备:
复合体,具有形成为包含活性物质粒子和贵金属粒子的多孔质的活性物质成形体及固体电解质层;以及
集电体,与所述复合体接合,
所述活性物质粒子包含锂复氧化物,
所述贵金属粒子包含具有1000℃以上的熔点的贵金属,
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含有固体电解质且形成于所述活性物质成形体的表面,
所述集电体与向所述复合体的表面露出的所述活性物质成形体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复合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物质成形体具有连通孔,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也形成于所述连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复合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贵金属是钯及铂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复合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物质成形体中的、所述贵金属粒子的含有率为0.1wt%以上10wt%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复合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贵金属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1μm以上10μ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复合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物质粒子的平均粒径比所述贵金属粒子的平均粒径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复合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体具有所述活性物质成形体和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两者露出的第一部分、以及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单独露出的第二部分,所述集电体与所述第一部分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复合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锂复氧化物是LiCoO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复合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体电解质是Li0.35La0.55TiO3。
10.一种电极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工序,通过加热包含锂复氧化物的活性物质粒子以及包含具有1000℃以上的熔点的贵金属的贵金属粒子,从而得到连结多个所述活性物质粒子和多个所述贵金属粒子的多孔质的活性物质成形体;
第二工序,通过涂敷包含无机固体电解质的形成材料的液状材料后进行加热,从而得到在所述活性物质成形体的表面形成有固体电解质层的复合体;以及
第三工序,以与所述复合体的表面露出的所述活性物质成形体相接的方式接合集电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极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物质成形体具有连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极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工序包括在对多个所述活性物质粒子和多个所述贵金属粒子的混合物进行压缩成形后进行加热的工序。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极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工序包含对使多个所述活性物质粒子和多个所述贵金属粒子的混合物分散到溶剂的悬浊液进行加热的工序。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极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工序中的加热在850℃以上不足10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15.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具有: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极复合体;以及
电极,与所述第二部分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80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产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化学气相沉积系统
- 下一篇:铸轧机除气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