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组合物和抗静电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8291.3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54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权慧;张师军;高达利;吕明福;尹华;刘建叶;郭鹏;徐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71/08;C08K7/24;C08K3/04;C08K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组合物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熔融指数 烯烃共聚 乙烯 抗静电薄膜 聚乙烯薄膜 导电填料 抗静电性 拉伸倍率 成膜 拉伸 平膜 薄膜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乙烯组合物和抗静电薄膜。所述聚乙烯组合物含有导电填料、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组分A为乙烯/α烯烃共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其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MIA为0.01‑3.5g/10min,密度ρA为0.880‑0.936g/cm3;组分B为乙烯/α烯烃共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其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MIB为3.6‑9.9g/10min,密度ρB为0.910‑0.930g/cm3;组分C为乙烯/α烯烃共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其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MIC为10‑80g/10min,密度ρC为0.880‑0.930g/cm3。该聚乙烯组合物采用平膜拉伸法制备聚乙烯薄膜时,不仅拉伸倍率大、成膜速率高,而且得到的薄膜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烯组合物和抗静电薄膜。
背景技术
双向拉伸聚乙烯(Biaxially Oriented Polyethylene,BOPE)薄膜是具有特殊分子结构的聚乙烯(PE)树脂经双向拉伸工艺成型的薄膜材料。BOPE薄膜比现有技术的挤出吹塑工艺和挤出流延工艺生产的聚乙烯薄膜在物理性能方面有较大的改善,具有力学强度高、抗穿刺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好、光学性能优良、热封性和防潮性好、节能环保等优势,特别是在厚度减少50%的情况下关键性能仍能达到其他聚乙烯薄膜的性能。因此,BOPE薄膜可被广泛用于包装袋、重包装袋、真空热封膜、低温包装膜、复合膜、医药卫生用品、农用膜等方面。
目前可用于生产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的加工方法有平膜拉伸法和管泡拉伸法,前者工艺较为成熟,并且具有拉伸倍率大(横向拉伸倍率可达10倍以上)、成型速度快(最高收卷速度可达数百米/分钟)、生产效率高等优势,并且得到的薄膜的力学强度和光学性能较好且厚度均匀性均更佳。然而,采用平膜拉伸法制备薄膜时,薄膜成型受工艺条件波动影响也较为显著,薄膜拉伸加工难度大,对于薄膜原料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平膜拉伸聚乙烯薄膜对于聚乙烯原料有较高的要求。现有的双向拉伸聚乙烯原料基本较适用于管泡拉伸法制备BOPE薄膜,而将现有的这些聚乙烯原料采用平膜拉伸法制备BOPE薄膜时,存在成膜性差(拉伸速度和拉伸倍率很低)、膜容易出现破裂的缺陷,即,基本不适用于采用平膜拉伸法制备薄膜。
聚乙烯为绝缘材料,具有非极性分子结构,由共价键构成的分子链,既不能电离也难以传递自由电子,一旦因摩擦使电子得失而带电后则很难消失,在作为薄膜包装材料使用时,在其加工和应用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静电而造成种种弊端甚至危害。例如,在采用薄膜包装粉末状商品时,常常因为热封合面的静电吸尘导致封合强度大幅度下降,商品在存储、运输过程中会导致包装严重破损;薄膜在印刷加工时,可能由于薄膜的静电吸尘效应影响油墨转移,出现上墨不均的“静电墨斑”等,造成印刷图案缺陷;高速包装生产线包装过程中,静电对薄膜的切割、输送、折叠等均会造成影响;特别是随着IT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敏感性电子元件、仪器仪表等也大量采用塑料薄膜包装,薄膜会因电磁感应和摩擦产生静电积累,使得所包装的商品因其产生的高压放电而遭到破坏。因此,抗静电薄膜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亟需开发一种抗静电性和成膜性好并且薄膜不容易出现破裂的适用于平膜拉伸法制备BOPE薄膜的聚乙烯原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将现有的聚乙烯原料采用平膜拉伸法制备聚乙烯抗静电薄膜时存在成膜性差、膜容易破裂,即不适用于采用平膜拉伸法制备抗静电薄膜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聚乙烯组合物及由该聚乙烯组合物制成的抗静电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82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乙烯组合物以及阻燃薄膜
- 下一篇:裂解炉用镍铬合金炉管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