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车内后视镜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8317.4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9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珍熙;吴荣燮;李福铁;孔珞敬;金贤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04 | 分类号: | B60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张硕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后视镜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车内后视镜组件,所述组件具有改进的结构,其能够根据光反射率实施白天模式和夜间模式的反射表面。后视镜组件具有简化的机构,其通过采用两个枢轴而操作倾斜反射板。利用弹簧的张力,倾斜反射板可以防止振动,并且防止游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车内后视镜组件。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车辆的车内后视镜组件,其具有能够根据光反射率选择性地实施白天模式和夜间模式的反射表面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的车内后视镜(还称为后视镜)设置为用于确保对后排乘客座椅和后侧的观察,并且所述车内后视镜安装在驾驶员座椅与副驾驶座椅之间的分界的上侧的密封件处,并使得所述车内后视镜的角度可调节。
车内后视镜组件包括壳体和镜面玻璃,该壳体通过球形接头装配到密封件,而该镜面玻璃安装到壳体的前侧以反射光。
由于大多数的镜面玻璃具有规定厚度的扁平反射侧,从后车的前照灯(尤其是远光灯)发出的光被直接反射以至于反射的光倾向于使得驾驶员目眩。为了防止这种情况,采用无框车内后视镜组件以调节光反射率。
现在将参考图1和图2如下描述现有的无框车内后视镜组件。
如图1和图2所示,附图标记10表示后视镜组件的壳体10并且附图标记20表示棱镜玻璃。
无框棱镜玻璃20固定到壳体10的前部开口,同时棱镜玻璃20从上侧向下延伸而逐渐变薄。
在这种情况下,壳体10安装为通过球形接头12调节所述壳体10的角度,并且杆连接到球形接头12以调节壳体10的角度。
棱镜玻璃20的前表面是实施夜间反射模式的第一反射表面21,并且棱镜玻璃20的后表面是实施白天反射模式的、涂覆有反射材料的第二反射表面22。
如图2所示,在白天反射模式中,后侧物体和后侧光由棱镜玻璃20的第二反射表面22反射以使得驾驶员可以看见从第二反射表面22反射的后侧物体,并且同时从第二反射表面22反射的光进入驾驶员的眼睛。
另一方面,在夜间反射模式下,当杆被操纵以降低光反射率并且围绕球形接头12向下移动以使得壳体10向上倾斜(大约3.5度)时,棱镜玻璃20以与壳体10相同的角度倾斜并且后侧物体和后侧光从棱镜玻璃20的第一反射表面21被反射。
如此,棱镜玻璃20倾斜以调节在夜间反射模式中的反射角,从而使得从后侧物体进入的光(尤其是后车的前照灯的光)由第一反射表面21以更低的反射率反射,这可以防止驾驶员的眼睛目眩。
然而,上述现有的车内后视镜组件具有如下缺点:
首先,当在白天反射模式和夜间反射模式时,当后侧物体从棱镜玻璃的第一和第二反射表面被反射时,由于棱镜玻璃的特性出现棱镜玻璃上的实像和虚像重叠的情况,这使得驾驶员虽然通常可以识别出后侧物体但会经历眼睛不适。
其次,存在这样的不便,即,在夜间反射模式行驶之后,当白天在白天反射模式行驶期间,驾驶员通常不能识别车内后视镜组件已经倾斜(尽管由于倾斜的壳体,驾驶员有可能识别出壳体的改变的位置),并且驾驶员经常需要通过调节壳体而使用车内后视镜组件。然而,他/她最终识别在夜间行驶期间杆的改变的位置而再次调节壳体。
为了解决这些缺点,本发明的申请人之前提交过韩国专利申请10-2014-0057030,即,“车辆的车内后视镜组件,其中固定反射板固定到壳体的前部开口,并且倾斜反射板设置为在白天反射模式中与固定反射板的后侧平行并且在夜间反射模式中倾斜,其中固定反射板和倾斜反射板设置在壳体之前和之后,从而使得在白天模式中虚像和实像彼此重叠的图像重叠减少,并且用于将白天反射模式切换到夜间反射模式以及反之亦然的倾斜轨迹始终均匀,驾驶员能够直观地识别反射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83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GPS安装结构
- 下一篇:车身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