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释型生物防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28997.X | 申请日: | 2015-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0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丰伯;李晓毓;崔谱;方乐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N63/04 | 分类号: | A01N63/04;A01N25/08;A01P7/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释型 生物防治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植物病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释型生物防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农作物及植物病虫害可使植物叶片发生变色、坏死、畸形、萎蔫、穿孔、早落等症状,严重的制约了农作物、经济作物、药用植物的高产、稳产和优质,目前常用的防治技术主要有化学法防治法及近年来日益成熟的生物防治法,但随着人们对无污染、无公害绿色食品呼声的日益提高,化学防治法由于存在农药的累积、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等缺陷而不能满足人们的健康要求,生物防治主要是通过生物之间的相生相克作用实现病虫害的防治,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化学防治法而成为一种重要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但生物防治法普遍存在生防菌生长时间短,易受外环境条件变化影响等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其防治农、林业病虫害的效果,故而难以实现病虫害防治的持续性。因此,如何在保证生物防治效果稳定性的同时实现病虫害防治的持续性,满足植物生长周期内的病虫害防治对于生物防治技术来说至关重要。
随着人类工业文明、农业文明及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工农业活动及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固体废物种类及数量空前增多,而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可生物降解物质已经成为各类固体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各类可生物降解固体废物可在环境中自行分解,但由于任意排放及散落容易会造成视觉污染和景观污染,因此,目前的处理方式还是集中清运,统一做卫生填埋或者焚烧处理。填埋处理主要以厌氧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为主,因此会产生有毒有害的垃圾渗滤液,渗滤液会在地表渗流作用下直接污染地下水,若处置方式不当还会进一步污染地表水,而固废的焚烧过程会产生如二噁英等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而可生物降解固体废物若在自然环境中有氧降解,则产物大多为如CO2、H2O、乙醇等无毒无害的小分子,对环境的污染能力有限。
据发明人所知,目前并无文献或专利公开报道利用可生物降解固体废物包裹真菌孢子粉植入农田、林地用于持久性的防治病虫害。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缓释型生物防治剂。
本发明提出一种缓释型生物防治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可生物降解固体废物80-120份、接种的真菌孢子粉20-40份、粘连剂10-30份。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可生物降解固体废物85-115份、接种的真菌孢子粉25-35份、粘连剂15-25份。
优选地,所述可生物降解固体废物为聚氨酯发泡材料、改良PE材料、农业秸秆、农业地膜、一次性快餐盒和废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
优选地,所述接种的真菌孢子粉为苏云金芽孢杆菌、马利安霉、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缰菌和根虫瘟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
优选地,所述粘连剂为聚酯酰胺、聚羟基烷酸酯和聚丙交酯型可生物降解型热熔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缓释型生物防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可生物降解固体废物粉碎成粒径为2-4mm的碎片,然后与接种的真菌孢子粉混合均匀得到物料a;
S2、将S1得到的物料a采用粘连剂人工制备成颗粒状物料;
S3、将颗粒状物料表面涂上颜色得到缓释型生物防治剂。
优选地,S2中,所述颗粒状物料的粒径为0.05-2.00cm。
优选地,S3中,所述颜色为红色、蓝色或黄色。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缓释型生物防治剂的应用,缓释型生物防治剂为人工抛晒,机械抛洒,礼花弹或航空抛洒的方式均匀植入农田或林地。
优选地,所述缓释型生物防治剂内的接种的真菌孢子粉的释放持续时间为1-15个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1、该方法利用可生物降解的固体废物包裹虫生真菌孢子粉植入农田、林地实现了生物防治真菌的缓慢释放,从某种程度上填补了生物防治法缓慢释放技术的空白;
2、利用可生物降解固体废物对生防剂的孢子粉进行包裹,包裹材料本身对孢子无毒害作用,且孢子粉能随着包裹材料的持续分解而被缓慢释放进入外环境中,可实现农林田病虫害生物防治的持久性;
3、孢子粉质轻、粘附力强,一旦被释放入外环境中便可在风力、空气对流、植株摆动等外界条件的作用下飘逸,并附着于更多的植物病患处,故而更有利于该生物防治剂均匀的发挥生物防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学院,未经黄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89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
- 下一篇:作物用功能性助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