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靶向肿瘤标志物GPC-3的荧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629766.0 申请日: 2015-09-29
公开(公告)号: CN105112046A 公开(公告)日: 2015-12-02
发明(设计)人: 李景源;姚登福;邵义祥;朱顺星;王生存 申请(专利权)人: 南通大学
主分类号: C09K11/02 分类号: C09K11/02;C09K11/56;C07K16/30;C07K1/13;A61K49/00;A61K9/51;A61K47/04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地址: 226019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结构 量子 制备 方法 靶向 肿瘤 标志 gpc 荧光 纳米 探针 及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靶向肿瘤标志物GPC-3的荧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以ZnS为壳层,设计合成一系列具有核壳结构的荧光量子点,通过物理吸附表现偶联抗体GC33后,制成靶向肝癌细胞标志物的荧光纳米探针(GC-QDs),可用于生物标记以及药物载体系统。

背景技术

量子点(quantumdots;QDs)是由II-VI和III-V族元素组成的纳米颗粒,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质,相比普通的有机荧光染料,荧光量子点具有宽的激发波长范围和窄而对称的发射波长范围、荧光产率高且稳定性好、荧光寿命长等诸多优点,可作为一种理想的荧光探针及载体材料,研究细胞定位、信号传导、细胞内分子的运动和迁移等过程。可应用到分子成像、无损伤在线监测、治疗以及预后观察等生物医学领域。

将两种不同的发光材料构成核壳结构的量子点之后,具有改善量子点的发光性质;实现双波长检测(特别是在近红外区);降低量子点的生物毒性等特点,更有利于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目前,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合成多采用三辛基膦(TOP)或磷酸三丁酯(TBP)等危险试剂,比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3361066A公开的一种一步法合成CdSe/Cd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镉前躯体与油酸、十八烯混合,置于反应容器中;(2)在氩气氛围中,或氮气氛围中将镉、油酸和十八烯的混合液加热至镉前躯体完全溶解,降至室温;(3)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油胺和三辛基氧化膦(TOPO),在氩气氛围中将溶液加热至150~320℃;(4)注入三辛基膦化合物前驱体,反应10秒至5分钟;(5)加入由乙基黄原酸镉与硬脂酸镉组成的Cd前躯体,保持温度10分钟至50分钟后,得到由CdS包覆的核壳量子点。本发明中使用了三辛基膦为反应介质。

又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1319138A公开了一种CdS及CdS/ZnS核壳型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权利要求6中有述:所述的选用锌盐作为包壳用Zn前体,(TMS)2S作为包壳用S前体,形成ZnS壳前体溶液,具体为:将锌盐和(TMS)2S溶解在膦化合物和液体石蜡的混合溶液中,膦化合物和液体石蜡的混合体积比为1:3,使Zn前体的摩尔浓度为25-200毫摩尔/升,S前体的摩尔浓度为25-200毫摩尔/升,超声形成ZnS壳前体溶液,其中:所述锌盐是硬脂酸锌、乙酸锌或草酸锌,所述膦化合物是三正辛基膦、三正丁基膦、三本基膦或十四烷基磷酸。

再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4745193A公开了一种荧光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权利要求8的技术方案为:所述ZnSe-ZnS核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0.32~0.42g硬脂酸锌溶于甲苯中,通氮气,加热到50~70℃,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Zn前体溶液;将16~24mg的S粉溶于三正辛基膦中,通氮气,加热到80~100℃,制得S前体溶液;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已经准备好的ZnSeQDs溶液,且控制ZnSe:ZnS为1:(0.5~3),同时加入正庚烷、三正辛基氧化膦和十六烷基胺;混合溶液加入搅拌至180~200℃,直到正庚烷完全挥发为止;然后一边搅拌一边将已经制得的Zn前体溶液和S前体溶液缓慢加入,保持温度在180~200℃,反应至少1h,然后用甲醇洗涤纯化,沉淀真空干燥后得ZnSe-ZnS核壳量子点。

上述两份发明专利中制备以ZnS为壳层的核壳结构量子点时选用了三正辛基膦为反应介质。而在合成核壳结构量子点时使用三辛基膦(TOP)或磷酸三丁酯(TBP)等危险试剂,既不安全又不环保。由于Zn的无毒无害特性,以ZnS为壳层的核壳结构量子点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已被研究,可用于生物标记和检测,以及合成荧光纳米探针等。

将两种不同类型的量子点结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物之后,通过减少内核量子点的表面缺陷,有利于限制其电子处于空穴核区,使核壳型量子点较单核型具有更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光学特性,还能改善原有量子点的细胞毒性。目前,核壳结构的量子点主要集中在量子点形状的改变、金属掺杂等优化量子点发光性质的研究,如何通过表面修饰提高量子点的靶向性,得到高效、低毒、荧光性好的多功能纳米探针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GPC-3为膜性硫酸乙酰肝素多糖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特异表达,参与调控多条信号通路,与肝细胞性肝癌(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GPC-3表达是一个HCC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子,血可溶性GPC-3既可用于肝癌诊断又可评估肝癌患者的预后。因此,通过建立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GPC-3监测方法,可有望实现靶向HCC的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97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