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龙果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30784.0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1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彭宏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市四季蔬菜种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龙果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树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方及一种火龙果种植法。
背景技术
火龙果,是一种原产于墨西哥南部及中美洲诸国的太平洋沿岸地区的热带果树,属于多年生热带常绿藤本浆果类果树,,其结出的果实和花蕾都可使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以及观赏价值,火龙果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丰润、耐热耐旱和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特点,属于高纤维、低热量水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含人体必须的各种维生素,所含花青素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其独特的特点比较适合在大田、坡地栽培种植,果实红润,花瓣白而大,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观赏价值非常高,但火龙果的种植生产作为目前比较新兴的产业,由于商业化栽培开展的时间较晚,栽培技术不成熟,导致种植效益不甚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龙果种植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火龙果种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每年3月份,选取生长健壮、无病害、生长3年以上的红肉品系火龙果母株,平切母株嫩茎,并将嫩茎分切成长度为25-30cm的段状,作为扦插苗;
2、将扦插苗的一端切口置于浓度为1∶1000的国光萘乙酸生根液中培养至生根;
3、将生根后的扦插苗移栽至栽培基质中栽培,栽培温度为18-35℃,栽培空气湿度为60%-80%,栽培基质由粗砂、泥炭土、麦饭石、黑钙土、腐殖土、园土按1:3:0.05:2:10:30的重量比混制而成;
4、移栽后,每隔1个月在扦插苗上喷洒一次壮苗液,连续喷洒至扦插苗长出花蕾,所述壮苗液由赤霉素2000mg/L、吲哚乙酸150mg/L、烯效唑30mg/L混制而成;
5、移栽后,每隔3个月施加一次壮苗肥,所述壮苗肥由蚯蚓粪、尿素、蛋壳粉、羊粪、骨粉、白云石、草木灰按1:0.01:0.8:2:0.03:0.05:0.1的重量比混合制成;
6、移栽后,每隔半年松一次表层土;
7、火龙果开花盛期,在火龙果花雌蕊上喷洒100mg/L6-BA液后进行人工授粉;
8、火龙果开花10天后套单小蜡袋。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栽培方法简单,栽培周期短,采用扦插苗生根能够降低种植成本,缩短种植周期,用国光萘乙酸生根液处理的扦插苗生根效果好,根部活力强,生根率可达98.25%,生根后移栽至栽培基质中扦插效果好,扦插成活率可达99.13%,人工授粉结果率高,落花落果率低,病虫害发生极少,移栽第3年时,平均单株结果数可达48个,栽培出的火龙果单果重在700-780克,果皮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高达70.12mg/g、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2.86mg/g、维生素C含量达到12.11mg/100g。
具体实施方式
1、每年3月份,选取生长健壮、无病害、生长3年以上的红肉品系火龙果母株,平切母株嫩茎,并将嫩茎分切成长度为25-30cm的段状,作为扦插苗;
2、将扦插苗的一端切口置于浓度为1∶1000的国光萘乙酸生根液中培养,20-25天后扦插苗即可移栽至栽培基质中;
3、将生根后的扦插苗移栽至栽培基质中栽培,栽培温度为18-35℃,栽培空气湿度为60%-80%,栽培基质由粗砂、泥炭土、麦饭石、黑钙土、腐殖土、园土按1:3:0.05:2:10:30的重量比混制而成,移栽4个月后,扦插苗长至1.2-1.25m,并开始分枝,平均每株扦插苗有5-6个分枝条,移栽12个月后出现花蕾;
4、移栽后,每隔1个月在扦插苗上喷洒一次壮苗液,连续喷洒至扦插苗长出花蕾,所述壮苗液由赤霉素2000mg/L、吲哚乙酸150mg/L、烯效唑30mg/L混制而成;
5、移栽后,每隔3个月施加一次壮苗肥,所述壮苗肥由蚯蚓粪、尿素、蛋壳粉、羊粪、骨粉、白云石、草木灰按1:0.01:0.8:2:0.03:0.05:0.1的重量比混合制成;
6、移栽后,每隔半年松一次表层土;
7、火龙果开花盛期,在火龙果花雌蕊上喷洒100mg/L6-BA液后进行人工授粉;
8、火龙果开花10天后进行套单小蜡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市四季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未经淮北市四季蔬菜种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0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罗汉松的扦插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麦麦茎蜂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