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早强快硬型堆石注浆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1352.1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8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桑国臣;崔立;董小根;朱轶韵;赵钦;张浩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C04B18/1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早强快硬型堆石注浆 再生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早强快硬型堆石注浆再生混凝土,本发明还涉及该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再生混凝土是利用废弃混凝土破碎加工得到的再生骨料,作为部分或全部骨料配制而成的混凝土。我国每年因旧建筑物拆除而产生的废弃混凝土数量巨大,因此,发展再生混凝土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再生混凝土技术并不完善,再生混凝土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十分有限。造成再生混凝土技术研究多、应用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再生骨料的特性与原生骨料存在显著差别,再生混凝土的配制与性能调控难度远大于普通混凝土。目前,再生混凝土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控制难度大
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拌合物的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文献1《大流动性再生混凝土和易性的正交试验研究》(侯永利,郑刚.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13,32(4):285-289)公开了一种大流动性再生混凝土配制方法,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可达140mm-205mm。文献2《改善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能的研究》(邱怀中,何雄伟,万惠文,等.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25(12):34-37)公开了一种改善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方法,并通过该方法获得了坍落度为158mm的大流动性再生混凝土。虽然两种再生混凝土获得了可以满足工程应用要求的工作性能,但是对混凝土工作性能调控上却存在很多技术难点。上述文献中所公开的内容表明,随着再生骨料的性能参数变化以及取代天然骨料的比例变化,均会显著改变混凝土的工作性,特别是取代率的增加会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文献1中,为了增大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采用了外掺粉煤灰、使用高效减水剂等手段,而且粉煤灰和减水剂的掺量需要精确的控制,否则在增大混凝土流动性的同时,会使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变差。文献2中,除了使用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外,还使用聚合物溶液与SM高效防水剂对再生骨料预处理等方法。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控制难度远大于普通混凝土,特别是随着再生骨料性能参数的变化和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工作性的调控难度也会进一步增大。因此,在我国目前的混凝土工业化技术条件下,还难以实现再生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2)再生混凝土的再生骨料取代率低
再生混凝土最重要的社会价值,就是其能够大量使用再生骨料,从而消化、利用废弃的混凝土,获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社会效益。文献3(贾淑明,王建军,山水龙,姚科林.再生骨料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低温建筑技术.2014,36(8):7-8)公开了再生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不同的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和易性有影响显著,随着再生粗、细骨料取代率的增大,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粘聚性和保水性得到了明显改善。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在0-70%变动时,对再生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幅度较小,但超过70%时,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将显著降低。因此,受再生骨料取代率的限制,现有的再生混凝土技术尚难以充分地利用和消化废弃混凝土。
(3)再生混凝土的强度保证难度大
文献4(郑远,郑会杰.再生混凝土的强度研究.低温建筑技术.2010,32(11):8-10)公开了再生混凝土强度受再生骨料的影响特点。文献4表明,在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再生混凝土的强度要低于普通混凝土,强度降低幅度在8%-32%之间。并且,再生混凝土强度降低的幅度与强度变化规律,受实验方法和骨料特性影响较大,难以得出共识性规律。再生混凝土强度降低及强度降低幅度的不确定性,加剧了混凝土在工程中应用的难度。为了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强度,文献5(张学兵,王干强,方志等.RPC强化骨料掺量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建筑材料学报.2015,18(3):401-408)进行了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强化再生骨料研究,并公开了这种再生混凝土强度改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RPC浆液对再生粗骨料进行浸泡包裹处理得到强化骨料,使再生骨料的吸水率减少10%,压碎指标减小了26.4%。在此基础上,获得了随强化骨料取代率提高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的效果,有效解决了再生骨料对混凝土强度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但该方法需要对骨料进行复杂的预处理,因此在工业化生产中,从制备成本和制备工艺上都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
(4)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增长速度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1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