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套靴失效的整治方法及新型弹性支承块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31495.2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9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任娟娟;邓世杰;荀宇星;凤翔;闫亚飞;刘学毅;杨荣山;赵坪锐;杜威;李家乐;王吉;李浩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9/68 | 分类号: | E01B9/68;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套 失效 整治 方法 新型 弹性 支承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橡胶套靴失效的整治方法及新型弹性支承块组件,涉及铁路设备领域,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原有弹性支承块组件的脱空位置,所述原有弹性支承块组件包括第一支承块和包裹在所述支承块外的第一橡胶套靴,所述橡胶套靴用于提供一定弹性并与道床贴合;松开扣件系统;抬起钢轨;取出原有弹性支承块组件;安装新型弹性支承块组件,所述新型弹性支承块组件包括新型的第二支承块,位于所述第二支承块底部的弹性垫板,以及第二橡胶套靴,在第二橡胶套靴的四周设置有用于与道床贴合的环氧树脂层。所述新型弹性支承块组件中,所述第二橡胶套靴及第二支承块的上部分的四周粘结有环氧树脂层。本发明解决了原有支承块脱空橡胶套靴失效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橡胶套靴失效的整治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的新型弹性支承块组件。
背景技术
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系统主要是由钢轨、扣件、弹性支承块及混凝土道床板构成。其中弹性支承块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承块的周围包裹橡胶套靴,以提供高弹性。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系统轨下及块下刚度易于调整,可进行双层弹性的合理匹配,从而有效吸收轮轨冲击,具备减振降噪与延缓轮轨磨耗等优良性能。其在国内外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内得到大量应用。然而随着我国高速、重载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轮轨系统的动力作用加剧,对列车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更高、各部件的变形失效明显加快。在高速列车动荷载及温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若设计、施工、材料和养护等环节处置不当,或出现偶发的自然灾害,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病害,将给轨道结构受力和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经调查,如图1,运行数年后的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已出现以下明显问题:支承块与道床的粘结部分失效,支承块与道床之间出现空隙,即支承块出现脱空现象;脱空后,支承块竖向约束失效,在列车荷载作用下产生向上的位移,即出现支承块上拔现象;出现上述间隙后,橡胶套靴易进水,微孔发泡胶垫板压缩变形,橡胶套靴老化,刚度增大减振性能下降。由于以上问题的客观存在,不仅会影响轨道结构的耐久性,行车平稳性,还可能给行车造成安全隐患。现有技术方案中只有关于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关于更换支承块的力学性能分析,并没有支承块脱空橡胶套靴失效等相关问题的整治方法。所以迫切需要提出一套完整的针对弹性支承块脱空橡胶套靴失效的整治方法。
基于上述的支承块脱空橡胶套靴失效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橡胶套靴失效的整治方法,以及提供了适用于该方法的新型弹性支承块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橡胶套靴失效的方法橡胶套靴失效的整治方法,以解决传统的支承块脱空橡胶套靴失效的技术问题。
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弹性支承块组件,以解决传统的支承块脱空橡胶套靴失效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橡胶套靴失效的整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原有弹性支承块组件的脱空位置,所述原有弹性支承块组件包括第一支承块和包裹在所述支承块外的第一橡胶套靴,所述橡胶套靴用于提供一定弹性并与道床贴合;
松开扣件系统;
抬起钢轨;
取出原有弹性支承块组件;
安装新型弹性支承块组件,所述新型弹性支承块组件包括新型的第二支承块,位于所述第二支承块底部的弹性垫板,以及包裹在和所述弹性垫板所述第二支承块外的第二橡胶套靴,在第二橡胶套靴的四周设置有用于与道床贴合的环氧树脂层。
可选的,所述松开扣件系统的步骤中,松开扣件的钢轨范围为支承块脱空位置前后各12m内。
可选的,所述抬起钢轨的步骤中,所述钢轨的抬起高度为16cm。
可选的,所述抬起钢轨的步骤中,所述钢轨的温度不超过锁定轨温以上+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14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