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多系统中对音频进行控制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31517.5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4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姜哲;卜东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6 | 分类号: | G06F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莉婕;张筱宁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音频 进行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多系统中对音频进行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兴的操作系统不断涌现,为用户带来了新颖且更加便捷的终端使用体验。但是,由于传统终端设备只允许单操作系统运行,即使有多操作系统支持也均为静态支持,即需要在设备启动时重新引导新的操作系统,单操作系统中系统独享音频设备,因此,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多操作系统中的多路音频的控制管理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在多系统中对音频进行控制的方法,包括:
当处于前台的第一操作系统通过控制声卡设备输出第一音频数据时,处于后台的第二操作系统接收到音频数据输出请求;
根据所述音频数据输出请求生成第二音频;
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及所述第二音频数据进行混合叠加处理,以生成混音后的第三音频数据;
处于前台的第一操作系统通过控制声卡设备输出所述第三音频数据。
其中,根据所述音频数据输出请求生成第二音频,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音频数据输出请求,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预先配置的音频控制处理方式生成第二音频;
其中,所述预先配置的音频控制处理方式包括对以下至少任一项的音频控制处理方式:
音频输出方式;音频输出设备;音频类型;音量增益;音效控制。
优选地,所述音频数据输出请求包括处于后台的第二操作系统的接收到通话呼叫建立请求,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音频数据输出请求生成第二音频数据,具体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通话呼叫建立请求,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预先配置的音频控制处理方式,生成用以提示通话建立的第二音频。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系统切换命令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切换至后台,且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切换为前台;
处于前台的第二操作系统通过控制声卡设备控制音频输出。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在多系统中对音频进行控制的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当处于前台的第一操作系统通过控制声卡设备输出第一音频数据时,通过处于后台的第二操作系统接收到音频数据输出请求;
音频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音频数据输出请求生成第二音频;
混音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及所述第二音频数据进行混合叠加处理,以生成混音后的第三音频数据;
第一音频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处于前台的第一操作系统通过控制声卡设备输出所述第三音频数据。
其中,所述音频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音频数据输出请求,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预先配置的音频控制处理方式生成第二音频。
其中,所述预先配置的音频控制处理方式包括对以下至少任一项的音频控制处理方式:
音频输出方式;音频输出设备;音频类型;音量增益;音效控制。
优选地,所述音频数据输出请求包括处于后台的第二操作系统的接收到通话呼叫建立请求,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生成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通话呼叫建立请求,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中预先配置的音频控制处理方式,生成用以提示通话建立的第二音频。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系统切换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系统切换命令后,将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切换至后台,且将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切换为前台;
第二音频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处于前台的第二操作系统通过控制声卡设备控制音频输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提出了在多系统中对音频进行控制的方案,当处于前台的第一操作系统通过控制声卡设备输出第一音频数据时,处于后台的第二操作系统接收到音频数据输出请求,根据音频数据输出请求生成第二音频,将第一音频数据及第二音频数据进行混合叠加处理,以生成混音后的第三音频数据,随后处于前台的第一操作系统通过控制声卡设备输出第三音频数据。从而填补了现有技术没有针对多操作系统中音频设备进行控制的解决方案的空白。通过本发明的在多系统中对音频进行控制的方案,可确保在各个操作系统同时运行的情况下各个操作系统使用同一套音设备,各个操作系统对音频设备的使用互不影响。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15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