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1888.3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9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卢建宏;蓝东鑫;廖木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3 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大道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 面板 驱动 方法 | ||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液晶显示基板、连接在液晶显示基板的源极侧的多个源极驱动芯片、连接在液晶显示基板的栅极侧的多个栅极驱动芯片、以及均与源极驱动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连接的时序控制器,其中,时序控制器给源极驱动芯片提供TP信号,时序控制器给栅极驱动芯片提供OE信号;每个栅极驱动芯片和源极驱动芯片均设有多个通道,假定栅极驱动芯片具有n个通道,每个栅极驱动芯片的通道通过一WOA走线与液晶显示基板内的对应的栅极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栅极驱动芯片多个通道对应的液晶显示基板内的多条栅极线的开启时间不同、或多条栅极线的上升缘的时间不同、或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出电流大小不同,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第一控制电路与高电压连接,第二控制电路与低电压连接,栅极驱动芯片内部电路还包括:电平转换电路、P型MOS管、以及N型MOS管,其中,第一控制电路与P 型MOS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控制电路与N型MOS管的第一端连接;P型MOS管的第二端和N型MOS管的第二端并联后与电平转换电路连接,P型MOS管的第三端和N型MOS管的第三端并联后与栅极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连接,与每个栅极驱动芯片连接的多个WOA走线分为两个区域,与栅极驱动芯片的通道G1至通道Gn/2连接的WOA走线为A区域,与栅极驱动芯片的通道Gn/2至通道Gn连接的WOA走线为B区域,时序控制器依序输入OE信号至栅极驱动芯片多个通道的时间宽度不同,时序控制器依序输入TP信号至源极驱动芯片多个通道的时间宽度相同,即OE信号在A区域依序输入栅极驱动芯片每个通道的时间宽度依序增大,在A区域对应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每条栅极线依序打开的时间依序减少;OE信号在B区域依序输入栅极驱动芯片每个通道的时间宽度依序减少,B区域对应的液晶显示基板的每条栅极线依序打开的时间依序增大,WOA走线A区域的阻抗分别由大到小,WOA走线B区域的阻抗分别由小到大,通过控制OE信号的时间宽度来改变每个栅极线打开的时间,相同阻抗的栅极驱动芯片的通道,所对应的栅极线打开时间相同; OE信号在A区域输入栅极驱动芯片每个通道的时间宽度为:t0、t0+t1、to+t2、to+t3、…,t3>t2>t1,其中,t0<t0+t1<to+t2<to+t3<…;在A区域对应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每条栅极线依序打开的时间为:Tg1、Tg2、Tg3、…,其中,Tg1>Tg2>Tg3>…;OE信号在B区域依序输入栅极驱动芯片每个通道的时间宽度为:…、t0+t3、t0+t2、t0+t1、t0,其中,…>t0+t3>t0+t2>t0+t1>t0;B区域对应的液晶显示基板的每条栅极线依序打开的时间为:…、Tg(n-2)、Tg(n-1)、Tgn,其中,…<Tg(n-2)<Tg(n-1)<Tg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18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