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辛烯‑3‑醇作为除草剂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631891.5 申请日: 2015-09-29
公开(公告)号: CN105104377B 公开(公告)日: 2017-09-19
发明(设计)人: 郑林用;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N31/02 分类号: A01N31/02;A01P13/00
代理公司: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代理人: 高芸,梁鑫
地址: 610000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辛烯 作为 除草剂 应用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提供1-辛烯-3-醇作为除草剂的应用,可高效、无毒、无残留的防除草坪草,农田杂草,庭院杂草。

背景技术

在中国、美国等许多国家里,农作物的绿色、安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除草剂作为一种高效的辅助装置,在农作物的栽培管理及产量提升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现有的除草剂,大都气味浓烈,不便施用于人类居住区,而且易残留,会对人畜造成危害。

1-辛烯-3-醇,英文名称1-Octen-3-ol;3-Octenol。又名蘑菇醇(Mushroom alcohol),乙烯基戊基甲醇(Vinyl pentylcarbinol)或1-乙烯基己醇(1-Vinyl hexanol)。分子式为C8H16O,结构式为CH2=CHCH(OH)CH2CH2CH2CH2CH3。1-辛烯-3-醇为脂肪族不饱和醇,外观为无色至淡黄色油状液体,具有蘑菇、薰衣草、玫瑰和干草香气。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薄荷类、百里香及鲜蘑菇中,属天然等同香料。香蕉和浆果等水果类、啤酒、猪肉、河虾、大豆等许多食品中也微量含有。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工业上通过合成制取1-辛烯-3-醇,而不是从天然物中分离制取。

主要用途是调制香味和制药原料:(1)用于日化和食用香精,GB 2760-1996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可用于配制蘑菇和泥土味等型香精,人造精油、重组精油或制成酯类香料。(2)作为化学合成原料,应用于制药领域;作为蚊虫引诱剂,应用于杀蚊制品。尚未见到其具有除草功效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1-辛烯-3-醇的新用途。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1-辛烯-3-醇作为除草剂应用的新用途。

具体的,1-辛烯-3-醇用于防除草坪草,农田杂草,庭院杂草。

具体的,1-辛烯-3-醇用于防除四季青、革命草、狗尾草、铁线草、棒槌草、黄黄草、牛毛草、棒头草、早熟禾、猪殃殃、麦仁珠、婆婆纳、小藜、播娘蒿。

具体的,为了实现防除杂草的效果,1-辛烯-3-醇的浓度为至少为1.25ml/L。优选1-辛烯-3-醇的浓度至少为2.5ml/L;最优选1-辛烯-3-醇的浓度至少为5ml/L。

具体的,针对四季青,为了实现明确的、良好的除草效果,1-辛烯-3-醇的浓度至少为2.5ml/L。在该浓度下,1-辛烯-3-醇对四季青有显著的防除效果。优选1-辛烯-3-醇的浓度至少为5ml/L;最优选1-辛烯-3-醇的浓度至少为10ml/L。

具体的,针对革命草,为了实现明确的、良好的除草效果,1-辛烯-3-醇的浓度至少为1.25ml/L。在该浓度下,1-辛烯-3-醇对革命草有显著的防除效果。优选1-辛烯-3-醇的浓度至少为2.5ml/L。

具体的,针对铁线草,为了实现明确的、良好的除草效果,1-辛烯-3-醇的浓度至少为5ml/L。在该浓度下,1-辛烯-3-醇对铁线草有显著的防除效果。优选1-辛烯-3-醇的浓度至少为10ml/L。

具体的,针对狗尾草,为了实现明确的、良好的除草效果,1-辛烯-3-醇的浓度至少为2.5ml/L。在该浓度下,1-辛烯-3-醇对狗尾草有显著的防除效果。优选1-辛烯-3-醇的浓度至少为5ml/L。

本发明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除草剂,它包括有效量的1-辛烯-3-醇为活性成分。

具体的,为了实现防除杂草的效果,除草剂中1-辛烯-3-醇的浓度为至少为1.25ml/L。优选1-辛烯-3-醇的浓度至少为2.5ml/L;最优选1-辛烯-3-醇的浓度至少为5ml/L。

具体的,针对四季青,为了实现明确的、良好的除草效果,1-辛烯-3-醇的浓度至少为2.5ml/L。在该浓度下,1-辛烯-3-醇对四季青有显著的防除效果。优选1-辛烯-3-醇的浓度至少为5ml/L;最优选1-辛烯-3-醇的浓度至少为10ml/L。

具体的,针对革命草,为了实现明确的、良好的除草效果,1-辛烯-3-醇的浓度至少为1.25ml/L。在该浓度下,1-辛烯-3-醇对革命草有显著的防除效果。优选1-辛烯-3-醇的浓度至少为2.5ml/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18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