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通风升温系统及通风升温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3083.2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4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姚志军;范恒秀;刘新文;朱汝威;邹超;王刘勋;杨丁铭;裴伟伟;张海鹏;苟涛;冯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61213 | 代理人: | 景丽娜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拔 高寒 地区 隧道 通风 升温 系统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通风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向所施工隧道的隧道洞(13)内送风的轴流式通风机(1)、布设于所施工隧道的隧道洞(13)内的风管(2)和对通过轴流式通风机(1)送入所施工隧道内的冷风进行加热的通风加热管(3),所述风管(2)位于轴流式通风机(1)前侧;所述通风加热管(3)安装在风管(2)上且其与风管(2)连接组成与轴流式通风机(1)的送风口相接的通风管道;
所述通风加热管(3)包括圆形加热管(3-1)以及分别安装在圆形加热管(3-1)前后端的出风口(3-3)和进风口(3-2);所述圆形加热管(3-1)包括外钢管(3-1-1)、同轴套装在外钢管(3-1-1)内的内钢管(3-1-2)和安装在内钢管(3-1-2)内的通风加热装置(3-1-3),所述外钢管(3-1-1)和内钢管(3-1-2)均为圆形钢管且二者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层(3-1-4);所述内钢管(3-1-2)为通风管道,所述出风口(3-3)和进风口(3-2)均与内钢管(3-1-2)内部相通;所述通风加热装置(3-1-3)包括支撑架(3-1-31)和多排由前至后布设在支撑架(3-1-31)上的电热管(3-1-32),所述支撑架(3-1-31)为圆柱形且其同轴安装在内钢管(3-1-2)内,每排所述电热管(3-1-32)均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布设的电热管(3-1-32);
所述内钢管(3-1-2)的内侧壁上由前至后设置有多排绝缘件,每排所述绝缘件均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布设的所述绝缘件,所述绝缘件为瓷管或瓷条;所述外钢管(3-1-1)和内钢管(3-1-2)之间通过多排由前至后布设的第一瓷瓶进行支撑,每排所述第一瓷瓶均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布设的所述第一瓷瓶;所述内钢管(3-1-2)与支撑架(3-1-31)之间通过多排由前至后布设的第二瓷瓶进行支撑,每排所述第二瓷瓶均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布设的所述第二瓷瓶;每个所述电热管(3-1-32)与支撑架(1-31)之间均垫装有瓷垫片;所述圆形加热管(3-1)的外侧套装有加固框架(3-4),所述加固框架(3-4)为由多根型钢焊接而成的圆柱形框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通风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式通风机(1)布设于所施工隧道的隧道洞口外侧或布设于所施工隧道的隧道洞(13)内,所述内钢管(3-1-2)的内径与风管(2)的内径相同或比所述风管(2)的内径大0.05m~0.15m。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通风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加热管(3)安装在风管(2)的起始端、中部或末端;安装在风管(2)起始端的通风加热管(3)为起始端加热管,所述起始端加热管位于轴流式通风机(1)的送风口前侧且其位于轴流式通风机(1)的送风口与风管(2)的起始端之间;安装在风管(2)中部的通风加热管(3)为中部加热管,所述风管(2)通过所述中部加热管分为前后两个风管节段,所述中部加热管安装于前后两个所述风管节段之间;安装在风管(2)末端的通风加热管(3)为末端加热管,所述末端加热管位于风管(2)的末端前侧。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通风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加热管(3)与所施工隧道的掌子面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00m且其位于对所施工隧道的二次衬砌进行施工的隧道衬砌模板台车后方。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通风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钢管(3-1-1)和内钢管(3-1-2)均由矩形钢板弯曲而成;所述外钢管(3-1-1)和内钢管(3-1-2)的长度相同且二者的前后两端均相平齐,所述外钢管(3-1-1)和内钢管(3-1-2)的长度均为5m~7m;所述出风口(3-3)和进风口(3-2)均与外钢管(3-1-1)呈同轴布设且二者的长度均为0.8m~1.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30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