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拿大一枝黄花抗氧化成分的超声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33113.X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5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余蕾;尤嘉;顾文炎;王海坤;毛惠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28 | 分类号: | A61K36/28;A61P39/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403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拿大 一枝黄花 氧化 成分 超声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响应面法提取加拿大一枝黄花抗氧化成分的方法,属于植物提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CanadensisL.)又称霸王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在1935年作为庭院观赏植物引进我国,尤其是上海、南京一带,后也有逸生野外。由于加拿大一枝黄花以根状茎、种子两种方式繁殖,繁殖力极强,传播速度快,生长优势明显,生态适应性广阔,从而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
而另一方面,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药用部位主要是枝叶和药序,内存大量的皂苷和黄酮类成分,目前,化学成分研究多集中于多炔、萜类、皂苷和黄酮等成分。同时,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欧洲、亚洲作为利尿剂、抗菌消炎药已有悠久的历史,用于治疗肾炎、膀胱炎,对其抗菌、抗癌、降血压等活性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因此,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广泛的药用前景,但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其生物学、生理生态学及防治方面的研究,对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较少。其中,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酚类抗氧化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其也可以延缓或阻止其他营养成分的氧化,但目前对于加拿大一枝黄花中酚类成分的提取工艺主要是采用正交优化方法进行提取,提取效率太低,不利于生产工业化。如郭婕在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发表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酚类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提到了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提取的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能够筛选出影响指标的显著因素并给出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但存在无法找出整个区域上因素的最佳组合和响应值的缺点,且多采用线性模型,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精度不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利用响应面法提取加拿大一枝黄花抗氧化成分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拿大一枝黄花抗氧化成分的超声提取方法,所述提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将加拿大一枝黄花花粉粉碎,然后采用索氏提取器,以石油醚为溶剂进行回流脱脂;
b.将经过脱脂处理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花粉加入到具有一定体积分数的丙酮中,进行超声提取,采用响应面法设定提取的变量参数;
c.超声提取结束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含有抗氧化成分的提取液;
上述步骤b中,响应面法设定提取的变量参数通过以下二次多项回归方程:
Y1=2.845+0.01452A+0.1913B-0.002196C+0.2873AB+0.06714AC+0.3846BC+0.07788A2-0.4391B2+0.1573C2;
Y2=31.05+1.160A+1.309B+2.684C;
Y3=0.806+0.05475A+0.0235B+0.09C-0.00525AB-0.08375AC-0.00075BC+0.013375A2-0.06562B2-0.05962C2;
上述式中,响应值Y1为加拿大一枝黄花黄酮的提取率;响应值Y2为·OH清除率;响应值Y3为Fe3+还原能力;且设定提取的变量参数A为丙酮体积分数;B为超声时间;C为液固比;所述A为30~50%,所述B为50~70min,所述C为10:1~30:1,所述超声处理的温度为30~50℃。
所述超声提取的次数为1~3次。
优选地,上述步骤b超声提取中,丙酮的体积分数A为40~50%,超声时间B为60~69min,液固比C为20~28:1,超声处理的温度为40℃。
优选地,所述步骤c离心分离中,处理时间为15min,转数为3600r/min。
所述超声提取液中的黄酮含量采用NaNO2-A1(NO3)3-NaOH法测定。
所述超声提取液中的·OH清除率采用水杨酸捕获法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31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