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酸菌属NX-2及其在微生物降解环己烷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3988.X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9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之;陈建孟;江宁馨;叶杰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B01D53/84;B01D53/72;C12R1/01;C02F10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李世玉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酸菌属 nx 及其 微生物 降解 环己烷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高效新型环己烷降解菌——食酸菌属(Acidovorax sp.)NX‑2及其在微生物降解环己烷中的应用NX‑2及其在微生物降解环己烷中的应用;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大学,430072,保藏日期:2015年3月15日,保藏编号:CCTCC NO:M2015115;本发明提供的环己烷降解菌为好氧非发酵型革兰氏染色阴性菌,能利用环己烷作为唯一碳源繁殖并将该底物完全矿化成CO2和H2O;在纯培养条件下,该菌pH 6.0~8.0范围内均能较好地降解环己烷;该菌株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为生物法净化含环己烷废水及废气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己烷降解方法,特别涉及一株高效新型环己烷降解菌——食酸菌属(Acidovorax sp.)NX-2及其在微生物降解环己烷中的应用。
(二)背景技术
环己烷(Cyclohexane,C6H6)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极易燃烧。一般用作一般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及用于有机合成,可在树脂、涂料、脂肪、石蜡油类中应用,还可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等有机物。它对眼和上呼吸道有轻度刺激作用。持续吸入可引起头晕、恶心、倦睡和其他一些麻醉症状。液体污染皮肤可引起痒感。
由于环己烷的广泛应用以及长期吸入环己烷会导致慢性中毒,研发出经济又有实效的处理环己烷的方法已经成为环境污染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尽管如此,迄今为止仅分离到少数几株可以以环己烷为唯一碳源生长并实现降解的菌株,1919年Tausz和Peter首次分离出一株能够利用环己烷的烃液化杆菌(Bacterium aliphaticum liquifaciens)。1974年Klerk和Van der Linden用两株假单胞菌(Pseuaomonas sp.)降解环己烷,但是这两株菌并不能以环己烷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直至1977年一株诺卡氏菌(Nocardia sp.)被分离,它被认为是第一株以环己烷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菌株。中国首次报导是在1999年,由李大平分离的一株能以环己烷或环戊酮为唯一碳源的降解菌株。本发明从环境中筛选到一株能高效降解环己烷的菌株,为含该类污染物的废水和废气的生物净化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株新型高效环己烷降解菌——食酸菌属NX-2及其在微生物降解环己烷中的应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食酸菌属(Acidovorax sp.)NX-2,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15年3月15日,保藏编号:CCTCC NO:M2015115,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
所述食酸菌属NX-2的16s rDNA的Genebank登录号为KT306831,该菌株的主要生物学特征为:菌体呈椭圆状,大小为(0.3~0.5)μm×(0.8~1.5)μm,无芽孢,有鞭毛;菌落呈椭圆状、半透明、形态饱满、光滑湿润,易挑起,菌苔沿划线生长;好氧,氧化酶反应为阳性,吲哚反应、接触酶反应、柠檬酸盐为阳性;M.R反应、V.P.反应为阴性;糖发酵实验阴性,革兰氏染色阴性。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的食酸菌属NX-2在微生物降解环己烷中的应用,具体的,所述的应用为:将食酸菌属NX-2经种子培养基(优选含终浓度100~200mg/L环己烷的种子培养基)培养所得的菌液作为酶源,以环己烷为底物,于无机盐培养基中,在pH=4~10、20℃~40℃,100~200rpm条件下(优选pH=6~8、30℃~35℃,100~200rpm)进行降解反应,实现对环己烷的降解,优选种子培养基为无机盐培养基。
所述底物环己烷在无机盐培养基中初始浓度为20~400mg/L无机盐培养基(优选100~200mg/L),所述酶源用量以无机盐培养基中OD600计为0.01~0.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39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缘加强型无内胎车轮
- 下一篇:一种线切割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