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GR废气混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4266.6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4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黄保科;胡必谦;陆荣荣;马勇;欧力郡;伍德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张金玲;吴兰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gr 废气 混合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发动机排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EGR废气混合机构。
背景技术
废气再循环(ExhaustGasRecirculation,简称EGR)是控制柴油机NOx的有效措施。EGR废气与新鲜空气的混合均匀性是保证发动机动力、排放等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EGR废气与新鲜空气混合的不够均匀,那么混合气体进入气缸之后会造成局部氧含量少,对缸内燃烧产生很大的影响,具体危害有:燃烧不充分导致爆压降低从而影响动力性;燃烧不充分导致排放气体中的SOF、碳烟含量增加,使有害物质排放量增加;极端情况下,混合气混合均匀性极差会导致气缸“失火”,从而使发动机动力和排放急剧变差。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EGR废气与新鲜空气的混合均匀性,通常采用两种方式:第一,增长混合管路,通过一段较长的管路来保证EGR废气与新鲜空气有较长的混合时间和空间,从而保证混合均匀性。这种方法的最大缺点是所需要的管路非常长,往往占用了很大的布置空间,而且长管路还带来可靠性的降低及成本的增加;第二种方法是将EGR废气通过一段管子插入进气管路内,使EGR废气与进气产生一种逆流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带来的负面效应是由于EGR导气管占用了进气管的空间,因此极大地的增加了进气气流的阻力影响充气效率,而且不利于EGR废气的导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EGR废气混合机构,利用“风车”原理通过合理的设计,将混合气体流通经过多个叶轮的相互反向旋转,使混合气体混合均匀性大大提高,从而解决管路过长、占用空间大、可靠性低、成本较高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解决因EGR导气管插入进气管角度和长度所导致的混合均匀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EGR废气混合机构,包括:管路、叶轮、叶轮轴和叶轮支架;
所述管路的一端与发动机进气歧管相连接,另一端与EGR系统相连接;
所述叶轮、所述叶轮轴和所述叶轮支架均设置在所述管路内部,所述叶轮至少为两个,且相邻所述叶轮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叶轮均套接在所述叶轮轴上;所述叶轮支架为两个,其与所述管路的轴线相垂直设置,所述叶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管路的内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叶轮轴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管路为圆筒形结构,所述管路的外径为34mm~36mm,所述管路的内径为29mm~31mm。
优选地,所述叶轮包括叶片和转动部,所述叶片为多个,均匀环绕在所述转动部上;所述转动部的中心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套接在所述叶轮轴上。
优选地,所述叶轮的外径为24mm~26mm。
优选地,所述叶片相对于所述叶轮的轴线偏转角度为39°~41°。
优选地,所述叶轮轴为圆柱形结构,在所述叶轮轴的中部至少设置有一圈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的两侧分别穿过一个所述叶轮。
优选地,所述叶轮支架包括支撑部和固定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管路内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所述固定部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叶轮轴穿过所述固定部的圆环中心,且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为三个锥形板,均匀分布在所述固定部的周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一种EGR废气混合机构,通过对管路的结构进行改进优化,在管路内部增加设置多个相互反向旋转的叶轮,当EGR废气和新鲜空气通过EGR系统进入到废气混合机构的管路中时,利用多个反向旋转的叶轮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风车”原理产生强烈的涡流,从而使得混合气体在管路中能够进行充分的融合,有效提高混合气体的混合均匀性;经过充分混合后的混合气体通过管路进入到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内,可以保证发动机各气缸内的混合气体差异性小于5%,从而大幅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有效的提高发动机的运转效率和安全性。另外利用管路中设置叶轮的方式,还可以大幅减少管路的长度,使得EGR废气混合机构更加容易布置在EGR系统和发动机进气歧管之间,方便进行安装和维修,并且有效的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经过缩短后的管路还可以减少混合气体的压力损失,从而增加EGR废气混合机构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机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机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管路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叶轮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叶轮轴结构图。
上图中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42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旁路作业柱上绝缘支架
- 下一篇:一种飞机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