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V2I的自适应事故识别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6110.1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3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海;王川久;谯志;王少飞;祖晖;付建胜;李敏;张登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4 | 代理人: | 陈立荣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v2i 自适应 事故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联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V2I的自适应事故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车联网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所有的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从而计算出不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
车联网包括车与车(V2V)、车与路(V2I,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车与人(V2P)、车与中心(V2C)等的互联互通,实现车辆自组网及多种异构网络之间的通信与漫游,在功能和性能上保障实时性、可服务性与网络泛在性,同时它是公网与专网的统一体。车与路(V2I)是通过设置在公路边的路侧单元与车辆或车辆上的车载单元连接,路测单元连接互联网,来使车与互联网进行信息交互。
现有的车联网系统只能基于浮动车数据来判断交通是否拥堵,无法判断是否有车辆发生交通事故,不能第一时间提供事故现场图片辅助判断车辆受损情况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车联网系统存在的无法判断是否有车辆发生交通事故,不能第一时间提供事故现场图片辅助判断车辆受损情况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V2I的自适应事故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V2I的自适应事故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采集监控路段多个车辆运动状态数据,判断所述多个车辆运动状态数据是否在预设值范围,并以此确认是否需要进一步判断前方是否发生事故;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与路测单元以V2I通信方式连接的若干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
S2:比对所述多个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是否在预设值范围内;当确定所述多个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不在预设值范围内时,进入S3;反之,则重复顺序执行步骤S1;
S3:确定所有减速车辆前进方向上最前方的车辆,并将其设为事故中心;
S4:向事故中心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减速车辆发送拍摄命令与事故确认消息;
S5:根据所述事故中心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减速车辆传回的照片和事故确认消息判断是否发生了事故。
进一步的,还包括:当判断发生事故时,进入步骤S7:发送事故信息到交通控制中心,并更新本地历史事故数据库。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和前进方向,并计算所述多个车辆的平均速度V和平均加速度A;所述预设值包括预设速度Vk和预设加速度Ak,当平均速度V>预设速度Vk且平均加速度A<预设加速度Ak<0时,则认为所述多个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不在预设值范围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当判断未发生事故时,进入步骤S6:修正所述预设速度Vk和所述预设加速度Ak;重复顺序执行步骤S1。
进一步的,所述事故中心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减速车辆包括所述事故中心半径100米范围内的所有减速车辆。
进一步的,当事故中心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减速车辆传回的照片的综合判定结果与事故确认的综合判定结果均为发生了事故,则最终判定发生了事故。
进一步的,当判定发生了事故时,控制中心确定是否误判,当没有误判时,更新本地历史事故数据库;当发生误判时,修正所述预设值。
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基于V2I的自适应事故识别系统,该系统通过采集监控路段多个车辆运动状态数据,判断所述多个车辆运动前方是否发生事故;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与路测单元以V2I通信方式连接的若干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比对单元,用于比对所述采集单元采集的多个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是否在预设值范围内;事故中心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比对单元确定所述多个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不在预设值范围内时,确定所有减速车辆前进方向上最前方的车辆,并将其设为事故中心;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事故中心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减速车辆发送拍摄命令与事故确认消息;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事故中心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减速车辆传回的照片与事故确认消息,来判断是否发生了事故。
进一步的,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发生事故时,所述判断单元发送事故信息到交通控制中心,并更新所述自适应事故识别系统的本地历史事故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6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毫米波与太赫兹波信号倍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摄像头在线调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