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碱原卤水除浊脱色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6329.1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1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朱宏昌;岳良;武义宏;杨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秦舜生 |
地址: | 474775***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碱 卤水 脱色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碱原卤水除浊脱色处理方法,其按下述步处理骤包括:混凝沉淀、沉淀过滤、强制空气氧化。所述强制空气氧化是通过鼓风机向精制系统地罐/池内强制通风氧化1~2小时,降温后自然结晶物完全纯白,苏打白度在86‑88之间,达到合格品的标准要求。该处理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除浊脱色效果好,提高了天然碱原卤水的水质,满足纯碱和小苏打生产工艺的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卤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碱原卤水除浊脱色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自然中天然碱矿多与油页岩共生,碱矿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多水合碳酸钠和多水合碳酸氢钠,同时含有一定量的钙盐、铁盐、铝盐、二氧化硅、硫化物和有机杂质等。中源化学选取常用的水溶采矿法进行天然碱开采,由于天然碱原卤水中悬浮物和致色物质浓度较高,导致开采后卤水浊度大、色度深,已严重影响到纯碱或小苏打成品的白度,致使产品质量下降。针对天然碱原卤水色度深、悬浮物高等难题,希望能够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天然碱原卤水的水质,满足纯碱和小苏打生产工艺的标准,
现有的卤水脱色技术中,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公开号CN101164886A公开了一种盐湖卤水净化脱色的方法,在室温下,将砂滤后的卤水用过氧化氢氧化0.5~1.5小时,过氧化氢用量按质量比为处理卤水量的2.5%~3.5%;氧化后卤水再经活性炭于60℃~90℃吸附脱色2~9小时;吸附脱色后的卤水经过滤,得到精制的盐湖卤水。该脱色方法成本较高,且不适应天然碱原卤水的除浊脱色。《纯碱工业》1994年第4期P24-30天然碱卤水脱色降浊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方向是选择具有脱色及助沉双重作用的助沉剂和吸附剂来精制卤水,使其主要杂质不注井、不积累,精制后卤水色度、透明度均达到工艺指标。该技术在工业化应用中成本较高,但该工艺在制备小苏打应用中成品的白度达不到85的标准要求。
申请人采用的传统的精制方法工艺比较复杂:加药絮凝、混凝沉淀、污泥压滤处理、清液催化氧化、固废处理等,设备投资较大,运行成本高昂,运行稳定性差,维护成本高,若按照上述工艺设计,设备投资至少在1300万以上,需要大量的药品PAC与PAM,污泥目前还没有办法彻底处理,运行成本仅电耗就在1元/方原卤以上,还不包括其它运行成本费用,而且由于精制过程中原料中会混入PAC与PAM导致产品颜色变黄、发粘,影响产品质量,其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且控制难度较高的过程。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碱原卤水除浊脱色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除浊脱色效果好,提高了天然碱原卤水的水质,满足纯碱和小苏打生产工艺的标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该天然碱原卤水除浊脱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处理:
1、混凝沉淀
天然碱原卤水直接由输送管道进入混凝罐/池,在混凝罐/池进水端通过加药泵连续投加絮凝剂,絮凝剂投药量80ppm,工作温度60-70℃,同时辅以搅拌可使卤水中的胶体或悬浮物逐渐聚集、絮凝成团;
2、沉淀过滤
经过混凝处理的卤水在沉淀罐/池内进行泥水分离,工作温度60-70℃,停留时间1~2小时,上清液经多介质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
3、强制空气氧化
过滤后出水直接进入精制系统地罐/池,精制系统地罐/池底部增加布风系统,罗茨风机作为鼓风机向精制系统地罐/池内强制通风氧化1~2小时,降温后自然结晶物完全纯白,苏打白度在86-88之间;
混凝沉淀污泥经污泥螺杆泵输送至叠螺式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的污泥后由业主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有效处置。
所述絮凝剂为高温絮凝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63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