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色生态棉面料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36340.8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7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梁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晓莉 |
主分类号: | A41D31/00 | 分类号: | A41D31/00;D06M16/00;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色 生态 面料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色生态棉面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追求衣物的天然和环保。生态棉面料是用不同颜色的经、纬纱织成由于先染后织布,染料渗透性强,其色牢度要比一般印染的布料好,洗涤时更不易褪色。现有的生态棉面料主要存在着缩水率较大、强力不高,容易起毛球,环保性较差等问题,并且后整理工艺在改善织物手感、增进织物外观、改善织物性能等方面存在很多局限性,很明显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对服装面料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原色生态棉面料的制备工艺,该工艺所制备的原色生态棉面料柔软、舒适、透气、保暖并发挥了天然彩棉色泽柔和典雅,避免了直接接触化学染料,具有很强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原色生态棉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选取彩棉原料——配棉——纺纱——织造——整理——开幅——定形,所述整理工艺采用的是生物酶整理工艺;所述织造工艺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经纱选取60S加白色生态棉、60S元色生态棉、60S桔色生态棉、60S草绿色生态棉;纬纱选用60S加白色生态棉、60S元色生态棉、60S棕色生态棉、60S灰色生态棉;
进一步地,上述生物酶整理工艺中的生物酶是中性纤维素酶或酸性纤维素酶;
进一步地,上述中性纤维素酶是染料分解酶;
进一步地,上述酸性纤维素酶是改性酸性纤维素酶IndiageEuro;
进一步地,上述生物酶整理工艺的工艺条件为:50~55℃,pH4.5~5.5,用醋酸作缓冲剂,处理30~60分钟;然后以1℃/分钟的速度,升温到70~75℃,保温10~15分钟;
进一步地,上述配棉工艺所选取的彩色生态棉与加白色生态棉的比例为2~4:6~8(重量比);
进一步地,上述经线密度为60根/厘米;纬线密度为40根/厘米;
进一步地,上述定形工艺中的定型温度设定为160~18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原色生态棉面料的制备工艺,该工艺所制备的原色生态棉面料柔软、舒适、透气、保暖并发挥了天然彩棉色泽柔和典雅,避免了直接接触化学染料,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尤其有利于婴幼儿娇嫩肌肤,长期穿着更有利于身体微循环,避免疾病的发生,同时能节约大量水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同时采用生物酶整理工艺是符合环保要求的整理方法,显著改善织物的外观性能,减少茸毛,提高光泽,使织物具有柔软的手感,并且还具有一定的拒水、防刺痛、防毡缩等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种原色生态棉面料的制备工艺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原色生态棉面料的制备工艺,工艺步骤包括:
(1)选取彩棉原料:经纱选取60S加白色生态棉、60S元色生态棉、60S桔色生态棉、60S草绿色生态棉;纬纱选用60S加白色生态棉、60S元色生态棉、60S棕色生态棉、60S灰色生态棉;
(2)配棉:彩色生态棉与加白色生态棉的比例为2:8(重量比);
(3)纺纱;经线密度为60根/厘米;纬线密度为40根/厘米;
(4)织造: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
(5)生物酶整理工艺:选取中性纤维素酶是染料分解酶,生物酶整理工艺的工艺条件为:50~55℃,pH4.5~5.5,用醋酸作缓冲剂,处理30~60分钟;然后以1℃/分钟的速度,升温到70~75℃,保温10~15分钟;
(6)开幅;用开幅机对布料进行开幅;
(7)定形:温度设定为160℃。
实施例2:
一种原色生态棉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工艺步骤包括:
(1)选取彩棉原料:经纱选取60S加白色生态棉、60S元色生态棉、60S桔色生态棉、60S草绿色生态棉;纬纱选用60S加白色生态棉、60S元色生态棉、60S棕色生态棉、60S灰色生态棉;
(2)配棉:彩色生态棉与加白色生态棉的比例为3:7(重量比);
(3)纺纱;经线密度为60根/厘米;纬线密度为40根/厘米;
(4)织造: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晓莉,未经梁晓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63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