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板热管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6372.8 | 申请日: | 2015-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5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陵县皖南野生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 热管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变传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热管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器元器件在使用时会发出热量,热量的高低会影响到电子元气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能,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如果有效将电子元器件的热量导出并消散掉,是业界长久以来一直研究的问题。
热管是一种高效的传热、散热器件,已经广泛应用于IT、航空、航海、制造业等各个领域,其优秀的导热性能为一些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
传统的热管为管状,或者是在管状物的基础上加工而成,与散热片接触面积小,在一些高热流密度或者无风散热时,不能及时将热流扩散到散热片上,影响散热。
后来人们逐渐开发出了平板热管,但是传统的平板热管毛细结构制造复杂,且凝结液化后的工质沿侧壁直接流下,增加了侧壁液体层的厚度,导致换热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平板热管,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平板热管,包括边框、支撑架、左侧面板、右侧面板、无纺布、工质和导流弧。所述边框和左、右侧面板组成容置空间,支撑架、无纺布、工质和导流弧位于容置空间内;所述支撑架为多个,支撑架上设置支撑平面,每个支撑架的支撑平面分别抵接在左侧面板和右侧面板上;所述无纺布设置在容置空间的底部;所述左侧面板和右侧面板上分别设置多个导流弧;所述导流弧向下弯曲。
优选的,所述平板热管中,所述导流弧为多列,相邻两列导流弧错位分布。。
优选的,所述平板热管中,所述导流弧的长度小于溶质空间宽度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平板热管中,所述支撑架为两个以上,两个支持架之间的距离为5-10毫米。
优选的,所述平板热管中,所述支撑架上竖直设置左右间隔分布的支撑平面;所述支撑平面分别与左侧面板和右侧面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平板热管中,所述无纺布为吸水无纺布,个数为两个,分别紧贴左侧面板和右侧面板设置,无纺布上设置孔,无纺布上的孔与支撑架上的支撑平面相互配合,支撑平面穿过无纺布上的孔与侧面板配合。
优选的,所述平板热管中,所述工质为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有益效果:
吸水无纺布代替传统毛细工艺,工艺简单,制造方便,操作方便,价格便宜。
侧壁上设置导流弧,降低避免液体厚度,增加换热效率。
支撑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任意组合。
根据需要使用不同浓度的水和酒精的配比,适应多种场合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平板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吸水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边框、2.导流弧、3.支撑架、4.支撑平面、5.无纺布、6.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平板热管,包括边框1、支撑架3、左侧面板、右侧面板、无纺布5、工质和导流弧2。边框1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6毫米。边框1的左边和右边对称设置左侧面板和右侧面板,左侧面板和右侧面板与边框1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边框1和左、右侧面板组成容置空间,支撑架3、无纺布5、工质和导流弧2位于容置空间内。其中,支撑架3宽1厘米,厚0.1厘米,高13厘米,支撑架3上,所述支撑架3为19个,两个支撑架3之间距离为5毫米,支撑架3上竖直设置左右间隔分布的支撑平面4;所述支撑平面4分别与左侧面板和右侧面板焊接在一起。所述无纺布5设置在容置空间的底部;所述左侧面板和右侧面板上分别设置多列导流弧2,相邻两列导流弧2错位分布。导流弧2为半径3毫米的圆弧,导流弧2向下弯曲。无纺布5为吸水无纺布5,个数为两个,分别紧贴左侧面板和右侧面板设置,无纺布5上设置孔6,无纺布5上的孔6与支撑架3上的支撑平面4相互配合,支撑平面4穿过无纺布5上的孔6与侧面板配合。本实施例中用的工质是100%的蒸馏水。
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中用的工质是50%的蒸馏水和50%的酒精。支撑架3为14个,两个支撑架3之间间距为1厘米。
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中用的工质是100%的酒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陵县皖南野生葛研究所,未经南陵县皖南野生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63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爆柴油机报警保护装置
- 下一篇:液体活塞热气机